1. 首页 > 水产

野生青蛙在稻田养殖,如何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效益

稻田养殖青蛙,这种独特的生态养殖模式,不仅为青蛙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还能有效控制稻田害虫,减少农药使用,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野生青蛙在稻田养殖,如何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效益
蛙田的选择与建设

选择排灌方便、水源清洁、环境安静的蛙田是关键。建设蛙田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投料台:建宽2米、高度大于平时水稻灌溉水面20厘米的投料台。

水沟:在投料台一侧或两侧挖宽1.5米、深30厘米、长达田埂的水沟,供青蛙栖息。

防逃设施:田埂四周要有高于田面1.2米以上的防逃设施,材料最好选用石棉瓦。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稻田养殖青蛙的关键环节,

密度:每亩放养5000只左右,以后随个体长大,密度相应减少。

“三定”喂饲:定点在投料台、定时在上午9时和下午4时、定量按蛙重2%的标准投料。

防逃设施:田埂四周要有高于田面1.2米以上的防逃设施,材料最好选用石棉瓦。

适时收割、捕蛙

水稻收割时间为10月底到11月上旬,可捕蛙放回大棚内再养,等到元旦或春节前后出售。

收割时,小心镰刀碰伤蛙体,并有专人捕蛙。

案例分享

四川省绵竹市宏远养殖厂提供了一种养殖成本低、效益高、周期短、易大面积推广的人工养殖野生青蛙技术。在百亩田的养殖模式下,一亩稻田可以成功养殖2500斤青蛙,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项目 内容
养殖成本
经济效益
养殖周期
推广难度

稻田变乐园:青蛙养殖的新篇章

在四川省绵竹市,一片片稻田成为了青蛙的乐园。这里的农户们不再只是简单地种植水稻,他们通过稻田养蛙的方式,找到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路径。

野生青蛙在稻田养殖,如何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效益

为了给青蛙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农户们在稻田中设置了专门的蛙田。蛙田的建设包括投料台、水沟和防逃设施。投料台用于投放饲料,水沟为青蛙提供栖息地,而防逃设施则确保青蛙不会逃出稻田。

在饲养管理方面,农户们采用了科学的养殖方法。他们会在蛙苗达到一定重量后将其放入蛙田。他们会定期投放饲料,并保持水层在5-6厘米。此外,他们还会在稻田中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草,为青蛙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

稻田养蛙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为农户带来可观的收入。通过养蛙,农户们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同时,青蛙的养殖也为农户带来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未来展望:稻田养蛙的广阔前景

在台州市院桥镇胡家桥村,胡某通过在1亩稻田中放养3000只蛙苗,成功收获商品蛙600多千克,增收6000多元。他的成功故事为其他农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