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茶花醉人茶油,源自天然
《绿富中国》报道组记者来到湖南省邵阳县,探访这片油茶产业的热土,感受油茶产业发展带来的蓬勃生机。
茶油文化,如同春天山野间盛开的茶花,其香沁人心脾,传承了邵阳百姓千年的记忆。本报刊登四个专版,深入解读邵阳县发展油茶产业的缘由、路径及成果。
邵阳县,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种植大户、引进企业投资等举措,全力推动油茶产业发展。民间资本涌入,龙头企业纷纷入驻,昔日荒凉的土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正逐渐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品牌 | 产品 | 荣誉 |
---|---|---|
华强粮油 | 邵阳茶油 | 湖南十大茶油推荐品牌 |
瑞柏 | 茶籽皇 | 湖南省... |
东方一号 | 山茶油 | 湖南十大茶油推荐品牌 |
2009年10月17日,在祖国60华诞的喜庆日子里,湖南省邵阳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茶油之都”,命名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东部地区暴雪,许多地方都沉浸在隆冬的景象中,但湖南邵阳县的乐山村却一片生机盎然,满山遍野的油茶花开得正盛。几年前,邵阳县关闭了山里的所有小煤矿,许多地方改种了油茶。
茶花之间山茶油500mL单支装邵阳茶油湖南茶油送礼佳品。
邵阳县生产茶油有2500多年的历史,油茶生长条件得天独厚,油茶栽培和茶油食用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湘南“天然油库”之美誉。
种植大户周根生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自己的油茶事业,他表示,油茶产业是一个富民强县的好产业,不仅让自己富裕,也带动了当地农户共同致富。
邵阳县是全国油茶基地示范县,被冠名“中国茶油之都”和“中国油茶之乡”,现有油茶林面积56.2万亩。为打响品牌、升级产业、做强市场,邵阳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优势品牌引领、龙头企业带动、科技项目支撑、营销网络引导、文化旅游助推”5大重点工程。
邵阳县位于湘中偏西南,地理条件优越,适合油茶种植。近年来,邵阳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的鼓舞下,紧紧围绕“油茶增产、林农增收和生态功能增强”这一总体目标,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加快富民强县步伐。
在当地种植大户周根生的油茶基地,记者看到,山山相连的大片红壤,都种植着绿油油的油茶树。周根生表示,他看好油茶产业的前景,于2009年开始种植油茶,目前已完成林地集约,未来计划发展到两万亩的种植规模。
邵阳县还致力于油茶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在“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减轻了农民种植的成本,解决了销路问题,提高了农民发展油茶种植的积极性。
红网时刻7月28日讯山茶籽油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山茶籽油是由新鲜的山茶果直接冷榨而成的,不经加热和化学处理,保留天然营养成分。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及湖南省扶贫办的各项指示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突出创新机制,邵阳盛和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起在邵阳县5个乡镇,通过股份合作的模式,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当地农户实施高效速产油茶标准化示范种植项目。
邵阳县从政策规费减免、整合资金投入、争取项目建设、创建品牌重奖等方面对油茶产业进行全方位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邵阳县油茶办主任刘豪健介绍,我县对油茶产业的发展扶持力度大,并且与退耕还林等项目相结合,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资金重点用于发展油茶产业。
截至目前,邵阳县共整合各类油茶产业开发资金4.2亿元,完成油茶新造11.2万亩、油茶低改14万亩;建成茶油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能力3万吨。目前,邵阳县油茶林面积56.2万亩,年产茶油1.08万吨。
完成了对湖南邵阳茶花醉人茶油,源自天然,富民增收。的讨论,再来看茶花油润泽生活,富民增收新篇章。
传承与创新:油茶文化的焕发
邵阳县积极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科院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科技联姻,推行良种良法,建立油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并开展油茶产业送科技下乡活动,提升农民种植技术。
邵阳县计划到2025年,油茶林面积将发展到80万亩,茶油年产量达到2.7万吨以上,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80%以上,实现茶油年产值30亿元以上,吸纳产业人员35万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