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变身小金虫,一场奇妙的昆虫蜕变之旅
在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镇陈家庄村的杨树林下,孙国华正忙碌着。他轻轻扒开表面的土层,一条条蠕动的蚯蚓呈现在眼前。原来,孙国华是在利用林下的空间养殖蚯蚓。
“蚯蚓喜阴潮湿,树下环境特别适合它生长,这样不仅有效利用了空间,而且成活率还高。”孙国华笑着解释道。
林下养殖:空间利用的艺术钱唐农园打造的昆虫主题无动力乐园,以安全第一、立足孩子、龄段分区、自然生态为设计原则,将无动力游乐设备与土地自然生态融合为一体。这样的设计理念,正是林下养殖的缩影。
“林下养殖,就是利用林地的空间资源,发展出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孙国华介绍道,“在藁城,不光是陈家庄村,豆家庄、赵庄等村子也利用林地资源开展养殖,全区林下养殖蚯蚓面积达到1000多亩。”
蚯蚓:小身材,大价值孙国华所说的“小金虫”,就是蚯蚓。蚯蚓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动物蛋白资源,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生物。
“蚯蚓能卖钱,养蚯蚓剩下的基质富含蚯蚓粪是优质有机肥,也特别抢手,能卖到600多元1吨呢!”孙国华兴奋地说,“扣除各种费用,每亩地净利润能达到5000元。我承包了40亩林地,一年下来收入十分可观。”
“如今在藁城,不光是养蚯蚓,还有林下种植中药材、养殖鸡鸭鹅、种菜、养羊、养金蝉等,不胜枚举。”孙国华介绍道,“截至目前,该区已发展林下经济面积4000余亩,直接带动农民增收1800多万元。”
案例分享:孙国华的林下养殖之路“刚开始,我对蚯蚓养殖一窍不通,只能边学边实践。”孙国华回忆道,“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些热心的养殖户,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
经过几年的努力,孙国华的蚯蚓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了当地知名的养殖户。
“我的经验是,只要用心去学,用心去实践,就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孙国华信心满满地说。
蚯蚓变金虫,林下养殖的蜕变之旅,不仅是一种新型农业模式的探索,更是一种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林下养殖将成为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养殖项目 | 收益 | 面积 |
---|---|---|
蚯蚓养殖 | 每亩地净利润5000元 | 40亩 |
中药材种植 | 待定 | 待定 |
鸡鸭鹅养殖 | 待定 | 待定 |
林下种菜 | 待定 | 待定 |
林下养羊 | 待定 | 待定 |
林下养金蝉 | 待定 | 待定 |
在孙国华的农场上,林间的秘密正缓缓展开。细土之下的蚯蚓,正成为他致富的“小金虫”。这些勤劳的小生命,不仅让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也为孙国华带来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在孙国华的农场里,蚯蚓粪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资源。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易于植物吸收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最终形成蚯蚓粪,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
“蚯蚓粪富含氮、磷、钾等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对提高土壤肥力有很好的作用。”孙国华自豪地说,“蚯蚓粪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结构,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生态农业,共赢未来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