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牛粪养蚯蚓:探讨蚯蚓养殖与牛粪资源化利用的效益

一次偶然机会,济宁周边的一家药厂找上了乔炳志的门,给他提供了一个思路,牛粪可以用于蚯蚓养殖,蚯蚓是很好的药材,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牛粪养蚯蚓:探讨蚯蚓养殖与牛粪资源化利用的效益

乔炳志也利用养殖场里的闲散土地种了些黄瓜、茄子、辣椒之类的蔬菜,全部用牛粪施肥,可是单凭他和厂里的人员,根本吃不了。闫兆云告诉记者,通过蚯蚓养殖,有效打通了农牧循环全链条,实现养殖废弃物零排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新鲜蚯蚓主要用于渔业及畜禽业饲料、农副产品加工、动物原药材等方面,蚯蚓供不应求,销路从来不愁。

蚯蚓粪的价值

今年,该合作社一共利用6个大棚进行蚯蚓育苗,每个棚有8个床,育苗周期为100天,一年能育苗3个周期。每到一个周期,公司就将温床整体进行回收,6个大棚能挣57.6万,一年可达170多万。

而湿度则是利用泥垄上的黑色微喷水管来保持的,水分不够就加水。用牛粪养 太平二号 大红蚯蚓,生长期2~3个月,667平方米可产鲜蚯蚓2000千克...

养牛场牛粪——养鲜蚯蚓——鲜蚯蚓用作鱼饵卖掉——或用来养黄鳝泥鳅

林下养殖蚯蚓处理牛粪的模式,不仅解决了牛粪处理的难题,还产生了多重环境效益.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

翻开温床表层,里边的蚯蚓密密麻麻,“这些小蚯蚓,他们可都是软黄金呢。你看才13天,就长得这么好。”合作社社长郭怀宝满脸高兴地说。

杨德勇说公司回收后把蚯蚓和粪用来做有机肥,“经过蚯蚓吃过以后原本污染环境的牛粪变成了有机肥,比如说可以种花、大棚里面种无公害蔬菜、大棚育苗都是最好的有机肥。蚯蚓本身也有很多作用。比如可用来做药材,还可以碾成粉末添加到动物饲料中。”

11月27号,记者来到绿家园蚯蚓养殖农民合作社的蚯蚓种苗基地,一走进大棚就看到四条由牛粪筑起的泥垄,这就是繁育蚯蚓的温床,一个温床宽1米2,高25公分,长25米。

据了解,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用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饲料都能取得增产的效果。蚯蚓在药物学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是常见的中药材,有解热、镇痉、活络、平喘、降压和利尿等作用。

“这些种苗床是由公司提供的,我们负责繁育。”郭怀宝介绍,“蚯蚓的养殖特别简单,一个是保持20%的湿度,也就是100公斤粪要有20公斤水这样一个比例,再就是温度,温度在零上10度它是可以正常生长,达到20度它可以正常繁殖,而且繁殖率特别高。”

一次偶然的机会,郭怀宝发现了蚯蚓养殖这个商机,于是同德康神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成为该公司的蚯蚓种苗基地,今年10月成立了绿家园蚯蚓养殖农民合作社。

林下采用牛粪养殖蚯蚓技术介绍

现将林下采用牛粪养殖蚯蚓技术介绍如下:.采用林地养殖蚯蚓,不仅能节省土地成本,夏天还能遮阴,节省喷水降温费用,利于蚯蚓的生长繁殖,而且蚯蚓能够有效地改变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造林和蚯蚓养殖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作用,可实现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养殖基料中的碳氮比为25时,蚯蚓的生殖率和摄食能力最佳,而发酵过的牛粪碳氮比比较适宜,pH值接近中...

而采用牛粪养蚯蚓技术,蚯蚓养殖场不仅能够处理牛粪,更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整个过程中能量被层层利用,损耗极小,同时提高了居民收入,逐步改...

林下蚯蚓养殖与牛粪高效利用产业.利用畜禽粪便进行蚯蚓养殖是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推广模式之一.

蚯蚓排出的粪便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和两种拮抗微生物,除解析土壤中各种营养外,还可改善土壤结构,彻底解决了土壤板结问题。

养殖一亩蚯蚓可利用牛粪等100立方米到120立方米,能生产蚯蚓粪50立方米左右,能卖到2万元. 牛粪是养殖蚯蚓的最好饲料,每天牛粪的需求量很大,比如说一个平方米养一公斤蚯蚓的话,一天就要一公斤牛粪.

宁夏:永宁县牛粪养殖蚯蚓串起产业金链条牛粪产业养殖永宁县蚯蚓养殖.羊不出圈粪变成宝效益翻番报典 J岛启鸟令鸣池中牛挂叫湖北省一女青年,高考落榜不失志,利用庭院大的优势,楼上养鸽,楼下种果,栏中养猪,池中养蛙.

一条条冷血的小蚯蚓,如今成了呼图壁县五工台镇乱山子村农民们的致富大法宝,变成名副其实的软黄金。

那么,养蚯蚓赚钱吗?呼图壁县的蚯蚓养殖户用牛粪养蚯蚓,6个大棚年收入达到170万。

项目 数据
养殖周期 2~3个月
生长期 100天
年产量 2000千克/667平方米
年收益 57.6万/6个大棚
牛粪需求量 一公斤蚯蚓/天
蚯蚓粪售价 2万元/50立方米
牛粪养蚯蚓:探讨蚯蚓养殖与牛粪资源化利用的效益

未来展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蚯蚓养殖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不断优化养殖技术,提高蚯蚓产量,将有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