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龙鱼,热带观赏鱼
银龙鱼,别名银带鱼、银船鱼、龙吐珠鱼,源自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以及澳大利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它们一般栖息在支流的水潭、岸边被水淹没的灌木丛,或是生有浮草的水环境中。
银龙鱼在我国南方繁殖已获成功,成为我国主要的观赏鱼之一。在亚洲的东南亚,因风水需求,银龙鱼也相当受欢迎。
产地 | 分布区域 | 栖息环境 |
---|---|---|
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 亚马逊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东南亚 | 支流的水潭、岸边被水淹没的灌木丛、生有浮草的水环境 |
银龙鱼的个性温和,可以与同尺寸鱼混泳,繁殖力极强。它们食性为肉食性,但并不局限于鱼类。在稚鱼期,主要以虾子、水蚤、摇蚊等甲壳类与水生昆虫为食,亚成鱼时,也会吃蜥蜴、青蛙、蛇等。成鱼则更加强壮,能捕食水岛的幼鸡及老鼠等小动物。
银龙鱼体态优雅,色彩斑斓,闪耀着白金色体色的个体,实长60cm,体高甚高。老成鱼实长100cm,口器十分发达。它们不仅能在水中游动,还能跃出水面捕食,连水面上一公尺枝上的蛇或大型甲虫类,也都难逃被其血盆大口吞食的命运。
在人工饲养环境下,银龙鱼除了金鱼、蟋蟀等活饵外,还可以喂与磷虾、冷冻鱼肉、香肠、鱼卷、人工饲料等。经过驯饵的话,还可以接受更多种的食物。繁殖虽十分困难,但在日本国内已有成功的记录发表。银带在一季之中会产卵一到三次,每次约100到300颗,卵径有9到10mm大。
银龙鱼属于骨舌鱼科,与象鱼一样,都是亚马逊河古代鱼的代表鱼种。根据范德里在1829年的记载,银带是骨舌鱼中最早披露的鱼种。1935年首次引进德国后,便一直在水族界中保有一席之地。
银龙鱼在饲养过程中,需要保持水温在24~29℃之间,如果鱼只适应良好,甚至可以适应22~31℃的温度。需要注意的是,水温急剧变化对银龙鱼的健康不利。
银龙鱼在我国市场上所见的,主要是由南美经过美国转口引进的人工繁殖的个体。它们体型修长、色彩艳丽,深受水族爱好者的喜爱。
银龙鱼的生活习性独特,在其宽大的鱼体上整齐地排列着五排大鳞片,在光线照射下,闪烁着银色的光。各鳍在光照下,反射出畅红或橙色的光泽。幼鱼体色较蓝;背鳍和臀鳍均有红蓝色边缘。金龙鳞片边缘呈金黄色,各鳍均为金黄红色。红龙体色为金黄色,鳞片边缘呈金红色,口及鳃盖均有深红色斑块,各鳍均为深红色。银龙体呈银白色,黑龙体色为银白色而略带浅青紫色,各鳍均为篮黑色。
本公司位于广州花鸟鱼虫批发市场,主要从事观赏鱼养殖和批发,并和多家大型渔场合作,品种丰富,价格低廉。这里是银龙鱼观赏鱼热带鱼银龙鱼龙鱼观赏龙鱼银龙鱼苗银龙的详细页面。产地:广东,货号:观赏鱼,品种:热带鱼,是否进口:否,品牌:自主,颜色:18-20厘米。
由银龙鱼,热带观赏鱼,体态优雅,色彩斑斓。引发的思考,自然延伸到银龙鱼:热带观赏新宠,家居装饰新趋势的方向。
银龙鱼:温和的个性与强大的繁殖力银龙鱼色彩斑斓,饲养过程中,幼鱼和亚成鱼期的银龙鱼在喂食磷虾后,背鳍和臀鳍会镶入红色横带,体侧鳞片外缘也会变成红色。成鱼时,红色渐浅,体色转为熏银色或白金色,背鳍、臀鳍边缘的白色更为明显,使得体型更显庞大。母鱼颜色稍深,背部呈灰绿色,与体侧形成鲜明对比。
银龙鱼体型修长,侧扁,尾呈扇形,背鳍和臀鳍呈带形,向后延伸至尾柄基部。口裂延伸至眼窝后缘,下颚比上颚突出,长有一对短而粗的须。鳃耙棘状,大眼睛接近上颚前缘,视力良好。特别是长而有力的第一棘条,是银带跃出水面的利器。
银龙鱼作为热带观赏鱼市场的潜力股,不仅在东南亚因风水需求而受到欢迎,在我国南方市场也逐渐崭露头角。广州花鸟鱼虫批发市场的一位商家表示,银龙鱼因其独特的外观和良好的繁殖性能,成为消费者喜爱的观赏鱼之一。
因为人们对环保和生态的重视,银龙鱼作为热带观赏鱼市场的新宠,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我国在水产养殖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将为银龙鱼的繁殖和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