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我国某地农民养殖野鸡,探索特色致富之路

在攀谈中,魏鹏飞告诉记者:野鸡与家养鸡的主要区别是肉质细腻,高蛋白低脂肪,养殖过程中比家鸡吃得少,再加上平时他们喂得都是粮食和蔬菜,属于健康环保的东西,符合现在人的健康要求,因此备受市场欢迎。从2007年开始养殖野鸡,他每年销量大概能得到6000只左右,主要销往靖边各个农家乐及其周边城市,一只能赚30元左右。目前,魏鹏飞正在扩大养殖规模,并致力于将这个特色养殖业在当地推广,带动当地村民致富,他希望有朝一日野鸡能走进千家万户,像饲养家鸡一样普及起来,他对这个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我国某地农民养殖野鸡,探索特色致富之路
年份 养殖数量 销量 收入
2007年 5000只 4000只 120000元
2008年 6000只 5000只 150000元
2009年 7000只 6000只 180000元
2010年 8000只 7000只 210000元

不仅在高台、酒泉、嘉峪关有了固定的客户,逢年过节经过真空包装后的驴肉还远销北京、上海、广东。近年来,高台县按照“人无我有、小步快跑”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发展特色养殖,从资金、土地、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并对特色养殖户在产品引进、技术指导、防疫防病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

因为经济的发展,特色养殖已成了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深秋时节,记者走进周友平的养殖场,只见野鸡、贵妃鸡、红腹锦鸡、蓝孔雀一只只从鸡圈里扑腾而出...

因此发展特色种养业是广大农民最实在、最实惠、很容易接受和积极欢迎拥护的致富之路。受非典、禽流感的影响,养殖数量骤减,自去年冬以来,野鸡...

我们一般食用的鸡都是一些养鸡场养殖的肉食鸡,它们通过食用饲料长大,虽说生长迅速,但是肉质不是特别好,食用起来口感一般。下面笔者要介绍的这种野鸡是一种鸡中的上品,在有的地方它被称为“动物人参”,现在它的价格一只能够卖到近百元,已经有很多农民依靠养殖它盖起了二层的楼房,开上了小轿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记者现场看到,一只只羽色华丽的成年野鸡在特制的阶梯棚架上,上窜下跳的打闹嬉戏,一群群小山鸡正围着主人在争抢着食物,正是这些野鸡使魏鹏飞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近年来,呼图壁县通过强化政策服务、技术指导等一系列举措,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养殖,走出了一条帮助农民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已有骆驼、驴、羊...

动了,这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与妻子商量后,决定回家创办山鸡养殖基地。2007年,陈岳飞和妻子带着多年攒下的积蓄返乡,利用乡村良好的生态条件,创办山鸡养殖场;2008年底的一场大雪,建好的简易鸡棚压塌了,300多只山鸡飞走了,损失3万多元;2011年,遭遇百年一遇的洪灾,养殖场被淹,养鸡场内一片汪洋...

海则滩乡柳树湾村魏鹏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平时喜欢饲养天鹅和鸽子,他就有了养殖致富的想法,于是他对家禽养殖信息特别的关注。从2007年以来,他通过看电视和网了解到关于养殖野鸡致富的信息,就多方求教,曾到西安、杨凌、河南、山西考察学习,决定在自己的院落里养些试试。当时他总共投入20多万元,从西安买回5000只野鸡雏。小鸡难养,开始没经验,也死亡损失不少。通过摸索与他很快就掌握了野鸡的生活习性,饲养的成活率比较高,现在他的饲养量达到5000多只。

近年来,巩留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养殖,寻求养殖产业的利益最大化,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增收,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将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作为推动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回顾:我国泛滥成灾,被称“垃圾鱼”,曾经大量养殖,现在却变成垃圾鱼。

因为野味比较天然绿色,所以一直备受市场青睐,靖边县海则滩乡柳树湾村村民魏鹏飞就抓住了这一商机,在自己家里圈养野鸡。

可因为社会的进步,新时期的农民已不再拘泥于传统,是什么新奇养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这不,团风县杜皮乡的农民周友平就在家里养起了野山鸡。

如今,在通城县马港镇界上村的大山里,飞出了农民致富的“七彩山鸡”,以特色种养殖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水,帮助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

2012年...

山清水秀,生态宜人,在施甸县酒房乡酒房社区上干塘小组,村民杨连辉养殖一种生态石蛙,石蛙肉质细嫩鲜美,市场价值高,成功探索出一条致富新路,使石蛙变“金蛙”。石蛙学名为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等,是我国南方山区特有的大型蛙种,被人们称为“百蛙之王”。杨连辉的石蛙养殖技术日趋成熟,他计划无偿把石蛙养殖技术传授给当地群众,可以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带领乡亲们...

2023年初,大部村村委决定打破传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维,通过林下养殖土鸡,蹚出一条含“金”量和含“绿”量并行的发展之路。

就能挖到属于你的一桶金。政策扶持优势:今年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已成为利润最高的行业之一,各省市对养殖、种植业有很多资金扶持,特别是特种养殖以其投资少、周期短、市场大、效益高更是成为众多投资者和农民朋友的首选项目。

农村资源优势:全国大部分农村还是以传统的粮猪小结构的经济为主

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绿色无污染的生态种养业,确保养猪户转产转岗后收入不减,转产转岗“转”出了致富新路子,生态种养逐渐“鼓”起了农民的口袋。近日,记者在红坊镇东埔村的特种鸟类养殖基地看到,养殖户郑波涛正在喂养山鸡、孔雀。老郑告诉我们,2013年开始,他关闭了自家50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

回顾完我国某地农民养殖野鸡,探索特色致富之路。,让我们继续探讨野鸡养殖:特色致富新路径。

在靖边县的广袤土地上,魏鹏飞正以他的野鸡养殖基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致富传奇。他的故事,不仅是对传统农业的一次成功转型,更是对特色养殖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野鸡养殖的起步与挑战
我国某地农民养殖野鸡,探索特色致富之路
特色养殖,绿色致富

魏鹏飞的野鸡养殖基地,位于风景秀丽的乡村,这里空气清新,植被丰富,为野鸡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坚持使用粮食和蔬菜喂养野鸡,确保了产品的健康与安全。这种绿色养殖方式,不仅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让他收获了市场的青睐。魏鹏飞每年能销售6000只左右的野鸡,每只能赚30元左右,年收入可观。

政策扶持,助力发展 未来展望,前景广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