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养殖常见疾病:鸡痘、鸡白痢、鸡球虫病等
一、雉鸡养殖常见疾病防治
疾病名称 | 症状 | 预防措施 | 治疗方法 |
---|---|---|---|
鸡痘 | 皮肤和粘膜出现痘疹,伴有发烧、食欲下降 | 加强鸡舍通风,保持鸡舍干燥,定期消毒 | 用疫苗进行预防,出现症状后用抗生素治疗 |
鸡白痢 | 拉稀,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体重减轻 | 保持鸡舍清洁卫生,避免鸡群拥挤,定期消毒 | 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
鸡球虫病 | 拉稀,贫血,消瘦,食欲下降,羽毛脱落 | 加强鸡舍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避免鸡群拥挤 | 使用抗球虫药物进行治疗 |
本书根据近几年临床资料,介绍了野鸡的临床常见病,包括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普通病,简单明了地阐述了每种疾病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
防治办法:禁喂发霉饲料,禁用发霉垫草,注意通风换气,在连绵阴雨的夏天,最好使用火焰喷消毒。治疗: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100只鸡50万单位,混入饲料连喂5次,也可用0.1%硫酸铜液饮水。
防治办法:鸡群的密度要适当,注意舍内通风换气,经常检查网舍的钉钩,扫除舍内的铁丝异物,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及时断喙,可以预防其感染,一旦感染,可用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应先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二、葡萄球菌病
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治
野鸡尤其是1-15日龄雏野鸡最易感染,发病率较高,可造成大批死亡,一般发病死亡率占到10-30%,30-70日龄的鸡也会发病,但死亡较少,成年鸡不易感染,因野鸡在4-7月产蛋育雏,正好遇到夏季梅雨季节,因饲料垫草被曲霉菌污染或因密度过大拥挤,通风不良,圈舍潮湿,滋生曲霉菌致病。
以上介绍的是野鸡养殖防控疾病的有效措施。此外,还应加强野鸡饲养技巧和饲料营养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从而达到理想的养殖效果。
也是野鸡常见病:主要因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引起葡萄球菌感染,主要侵袭雏鸡和育成鸡,临床表现主要是眼型:最初症状,流泪,眼结膜红肿,有粘液性分泌物,眼睑肿胀,稍后发生头部肿大,精神不振,食欲明显减退,条件改善后,病鸡很快恢复正常,一般不引起死亡,但是有时也会全身感染而致死亡,雏鸡患曲霉菌眼炎,也可引起并发葡萄球菌病;种鸡舍由于有铁丝网,野鸡又善于飞行,撞伤头部,也可因伤感染而引起葡萄球菌感染。
2、防治措施:1)加强卫生防疫、紧急接种疫苗。将发病鸡全部换舍隔离,对死雏集中深埋,健雏更换场地,原用鸡舍彻底用清水冲洗并用3%的甲醛热溶液喷洒消毒,1次/日,连用3天;饲槽和饮水器等用具用水清洗后再用0.1%的新洁尔灭浸泡消毒;全鸡群用鸡传支H52进行饮水免疫,在饮水免疫前停止供水4小时,并在疫苗水中加入0.5%的脱脂奶粉。同时用消毒威带鸡消毒,2次/日,连用5天,以净化空气,杀灭病原微生物。2)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调节鸡舍温度,并做到在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通风透气,降低饲养密度,避免发生拥挤,合理调配日粮,做到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同时注意日粮中适当增加禽用多维和矿物质的含量,以提高机体抵抗力。3)治疗方法。该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后,可使用一些广谱抗菌素和抗病毒药,对防止继发感染有一定的作用。①临床症状明显的病鸡口服氨茶碱片,0.5-1.0克/只,1次/日,同时肌注青霉素3000国际单位/只、链霉素4000国际单位/只,2次/日,连用3-5天,疗效较好;②全群用板蓝根、金银花、鱼腥草、龙胆草、甘草、连翘、蒲公英、桔梗各25克,煎汁拌料饲养喂,连喂5天;③饲料中拌饲0.15%的病毒灵和禽菌灵粉,连喂3天。④注意事项:到目前为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预防,是控制本病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有资料表明,在7-10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滴鼻或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苗H120与新城疫Ⅱ苗混合饮水,35日龄再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苗H52加强免疫,对该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有许多疾病是引进种禽传递的,如鸡白痢、霉形体病、禽脑脊髓炎等。跛行: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运动异常,临床表现为腿软、瘫痪、喜卧地,运动时...
野鸡养殖常见疾病:鸡痘、鸡白痢、鸡球虫病等。已经讲清楚了,现在聊聊鸡病防治: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吧。
在我国的野鸡养殖产业中,雉鸡因其肉质鲜美而备受青睐。只是,雉鸡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成为一大难题。
某养殖户饲养了1000只雉鸡,由于夏季连续阴雨,饲料和垫草发霉,导致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病鸡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等。经过兽医诊断,确诊为霉形体病。
针对此次病情,养殖户采取了以下措施:
1. 立即隔离病鸡,避免交叉感染。
2. 清理鸡舍,更换新鲜垫草,加强通风换气。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管理,鸡群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此案例中,霉形体病的爆发主要原因是饲养环境恶劣,饲料和垫草发霉。因此,养殖户应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鸡舍通风良好,饲料和垫草保持干燥,避免病原体滋生。
1. 绿色养殖:提倡使用无抗药物,减少药物残留,保障食品安全。
2. 精准防控:根据病原体特征,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3. 科学养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雉鸡的抗病能力,降低疾病发生率。
雉鸡养殖疾病防治需要养殖户、兽医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