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野鸡蛋孵化过程复杂,需掌握适宜温度、湿度及翻蛋技巧

对于小规模的饲养户野鸡蛋的孵化可能显得有些复杂。毕竟,种蛋数量有限,使用机器孵化成本过高。此时,掌握人工孵化的技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野鸡蛋的孵化方法,包括选蛋、温度控制、湿度管理和翻蛋技巧。

野鸡蛋孵化过程复杂,需掌握适宜温度、湿度及翻蛋技巧
选蛋

野鸡蛋的选蛋是孵化成功的第一步。种蛋应符合以下标准:蛋重大小适中,蛋形正常,蛋壳厚薄均匀,颜色协调一致,色泽鲜艳。最好选择短时间内存放的种蛋,因为存放时间过长会降低孵化率。

孵化湿度
孵化阶段 相对湿度
孵化初期 65%-70%
孵化中期 50%-55%
孵化后期 适宜降低
温度控制

温度是孵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孵化期温度要求相对稳定,变化范围允许在0.5℃。孵化场所要求温度均匀,否则很难孵出好的成绩。

孵化阶段 温度
孵化初期 38℃
孵化中期 37.5℃

理想的孵化温度为38摄氏度,而出雏时的温度则应降至37.5摄氏度。需要注意的是,温度过高会导致胚胎烧死,而温度过低则会阻碍胚胎发育,影响出壳。

人工孵化就是将野鸡蛋放在孵化室,鸡胚发育阶段控温在37.8度,出雏阶段控温在37.3度,每间隔两个小时就要翻蛋一次,大概20天的时间就可出壳了。

土鸡孵化技术及注意事项

因为人们对健康食材的追求越来越高,土鸡养殖成为农业养殖的重头项目。在进行养殖时,孵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谷氨酸含量比较高,这是比普通鸡蛋更加鲜美的原因;

活性钙的含量是普通鸡蛋的四倍,是青少年和孕妇补钙的好补品;

富含人体必需的重要功能性因子牛磺酸,能促进脂肪转化、改善心脏和大脑的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不含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残留,食用后能强壮体魄,增智增力,安全放心。

为孵化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孵化室温度:38℃;

出雏室温度:37.5℃;

相对湿度:初期和后期较高,中期平稳。

消毒

种蛋的消毒非常重要,消毒的种蛋比不消毒的能明显提高孵化率。种蛋的消毒一般采用甲醛气体熏蒸消毒法,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5克,福克马林30毫升的剂量,在27℃~30℃的温度下熏蒸20分钟,可杀灭病原微生物。

营养成分

野鸡蛋的营养价值丰富,主要营养成分测试结果如下:

营养成分 含量
干物质 41.03%
粗蛋白 13.01%
粗脂肪 14.58%
甘油脂 3.40mmol/L
极低密度脂蛋白 2.70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0.0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1.03mmol/L
卵磷11.74g/100g

蛋黄红大,蛋清厚稠,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卵黄素以及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均高于普通鸡蛋,蛋味纯香,无腥不腻,是现代人的理想食品。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野鸡蛋孵化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些技术。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成功孵化出优质的野鸡蛋。

一、精挑细选,种蛋品质是关键 对于小规模饲养户而言,人工孵化野鸡蛋是经济实惠的选择。选择种蛋时,需注重蛋的品质:重量适中、形状规则、壳质均匀、色泽鲜艳,且最好是短时间内存放,以保证较高的孵化率。 二、湿度调控,孵化成功的关键一环 在孵化过程中,湿度的控制至关重要。初期胚胎形成羊水和尿囊液,湿度宜维持在65%-70%;中期湿度降至50%-55%,便于羊水和尿囊液排出;后期湿度 降低,以便雏鸡出壳。湿度管理需精确,确保孵化成功。 温度是孵化成功的关键。孵化期温度要求相对稳定,变化范围允许在0.5℃内。前期高温,中期稳定,后期略低。野鸡蛋孵化温度应控制在38℃,出雏时降至37.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胚胎发育和出雏。 四、翻蛋技巧,保证胚胎均匀发育 人工孵化时,需每间隔两个小时翻蛋一次,保证胚胎均匀受热。翻蛋可防止胚胎粘连,促进胚胎发育。 种蛋消毒是提高孵化率的重要措施。通常采用甲醛气体熏蒸消毒法,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提高孵化率。 野鸡蛋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谷氨酸、牛磺酸、活性钙等,比普通鸡蛋更具营养价值。食用野鸡蛋能强壮体魄,增智增力,安全放心。 七、孵化提升孵化技巧 野鸡蛋的孵化过程中,需注意温度、湿度、翻蛋、消毒和营养等方面。通过不断实践和提高孵化技巧,确保孵化成功率。 八、未来展望,野鸡蛋市场的潜力 因为人们对健康食材的追求,野鸡蛋市场潜力巨大。掌握野鸡蛋孵化技术,将为养殖户带来更多收益。
野鸡蛋孵化过程复杂,需掌握适宜温度、湿度及翻蛋技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