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流胶病是柠檬树常见病害,导致树体流胶
据调查,柠檬流胶病在果园普遍发生,主要分布在主干和主枝及其分叉处,以及向阳的西、南枝干和易遭冻害的迎风部位。施N肥较高的果园发病普遍,结果越多的树流胶病发生愈严重。流胶病周年均可发生,多在开始结果以后;春秋两季适于发病,以高温多湿的4~5月及8~9月最为严重;大龄较幼龄果树、叶片含N量高且K/B和K/N比值低的比含K量较高的植株,流胶病发生普遍且严重。感病果树叶片黄化脱落,树势衰退,轻者落叶不结果,重者植株枯死;果园出现落叶、枯枝、果实瘦小,产量和品质严重降低。
据报道,缠塑料膜可治流胶病。将树枝干流胶部位温润,用刀削去患部外皮直至好韧皮部,然后用塑料薄膜缠紧缠严,翌年夏季生长旺期解开重缠1次,第3年秋季解开,大小枝流胶病全部治好,无一复发。另外,火焰灼烧法治愈率可达100%。用喷灯对准发病部位,从外缘向中央直接灼烧,大约烧30~40秒钟,使腐烂部与之相接的健部边缘不冒紫褐色的胶液为止。
柠檬头号病害流胶病怎么防治流胶病是一种对果树危害极大的一种病害,柠檬树极易感染流胶病,对树体生长发育、产量、果实的品质影响都很大,流胶病严重影响柠檬生产和果农的积极性,近年来该病在各产区普遍发生,个别果园病株率高达90以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流胶病是柠檬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发病部位和发生期不同而名称有异,发生在树干上称流胶病或树脂病,田间为害叶片和青果叫砂皮病,贮藏期为害成熟果实时称蒂腐病。根据病斑在田间复发侵染和自愈现象,可将症状分为无或有明显伤口病斑两大类,无明显伤口病斑又可分为流胶腐烂型与流胶未腐型。流胶腐烂型病部皮层腐烂,持续时间长,流胶量多,为田间发病的主要类型。流胶部位多在主干或主枝分叉处,病部皮层水渍状,渗出半透明黄褐色带恶臭的胶状物;病部树皮松裂脱落,木质部显露,周围出现隆起疤痕,病斑表面或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流胶未腐型病部呈红褐色,皮层干枯,略下陷,不剥落,病健交界处有一橙黄或黄褐色带,流胶不明显。
此外,病患树枝采用芽接或将流胶上方10~20cm处的枝剪去并涂药保护,同时做好夏季捕杀天牛成虫工作,可预防和减轻流胶病的发生危害。
流胶病严重影响柠檬产量和品质,人们对该病的病原物、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等进行了不少研究,但防效尚不理想,目前生产上尚无十分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根据流胶病的发生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一是实行苗木检疫和消毒,二是培育无病苗木,三是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四是嫁接换枝增强树势,五是剪枝清园加强管理,六是防冻治虫减少创伤;当然探讨适宜的治理措施也非常重要。
流胶严重
通过以上试验示范可以看出,柠檬流胶病“三步法”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柠檬流胶病发生程度。 柠檬流胶病防治“三步法”注意事项 1、对于小面积流胶斑块,在刮除流胶病斑时一定要刮除彻底。 2、对于流胶病斑较大,整个树干周围全部发生流胶病时,只需刮除局部病斑,不能全部刮除,待刮除的部位愈。
防治方法表格防治方法 | 具体措施 | 预期效果 |
---|---|---|
农业防治 | 加强果园管理,改善生态环境 | 降低发病率 |
化学防治 | 使用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 控制病害蔓延 |
物理防治 | 使用火焰灼烧、塑料膜缠紧等方法 | 有效治疗流胶病 |
柠檬流胶病是柠檬树常见病害,导致树体流胶,影响生长和产量。已经梳理完,现在进入柠檬流胶病:防治策略与未来展望。
柠檬流胶病,这个让无数果农头疼的难题,在果园中屡见不鲜。它不仅影响了果树的正常生长,还严重降低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特此分享一套完整的防治策略,旨在为柠檬种植者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病源解析与症状识别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在柠檬流胶病的防治上,将会出现更多高效、环保、简便的方法,为柠檬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