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伏秋是甘蔗生长的关键时期,管理不当易导致减产

不合理的施肥、灌溉和田间管理,例如施肥量不足或不均衡、灌溉时机不当等,都会影响甘蔗的生长和产量。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甘蔗生长所需的水分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伏秋是甘蔗生长的关键时期,管理不当易导致减产
好栽培管理是提高甘蔗产量的关键
要点 具体措施
根据苗情长势,合理施用追肥 根据苗情长势,分类施用追肥,有经验的蔗农非常重视施足底肥,但由于蔗种、土质、天气的影响,苗情长势总是有差别的。
防治病虫害 蔗田的主要病害为凤梨病、赤霉病。主要虫害有蓟马、棉蚜虫、粉介壳虫和二点螟。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按药品说明书上的配释浓度喷释可防止凤梨病和赤霉病,667米2施3~4公斤呋喃丹或甲胺磷药液喷施可防治蔗螟、蓟马、棉蚜等害虫。
追肥提苗防早衰 对于底肥欠丰,土质黏重或苗情差的二三类蔗田应结合浇水或雨后培土起埂,酌情增施硫酸钾20公斤/667米2,尿素10公斤/667米2或碳酸氢铵30~50公斤/667米2做壮尾肥,对心叶竖直,披叶不下垂或心叶短小,显青绿色的“老缩苗”蔗田更要抓紧追肥,但用量不宜偏大,以防贪青晚熟,影响品质。
后期剥除枯黄叶及无效分蘖 后期剥除枯黄叶及无效分蘖,是保证蜜蔗增粗增色、高产高糖的重要措施。藉以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提高光、热、风的利用率。剥叶时要用手抓紧叶稍用力外拉,避免拉伤茎皮引起烂节。

北方甘蔗的伏秋管理北方七至九月份是甘蔗生长的高峰期,是其一生中迅速长高增粗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肥水需求量最大,要想蜜蔗优质高产,必须抓好以下几条:

1. 追肥提苗防早衰

3. 后期剥除枯黄叶及无效分蘖

4. 培土起埂,加固蔗田

5. 及时补施壮根水,补充肥料

9月份到11月份是甘蔗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糖分积累的快速期,因此做好秋季管理工作很重要。秋季是甘蔗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台风过后,倒伏甘蔗要及时扶起,并加土踩实,待恢复正常生长后补浇1次壮根水,并及时补施少量速效氮肥。

对于底肥欠丰,土质黏重或苗情差的二三类蔗田应结合浇水或雨后培土起埂,酌情增施硫酸钾20公斤/667米2,尿素10公斤/667米2或碳酸氢铵30~50公斤/667米2做壮尾肥,对心叶竖直,披叶不下垂或心叶短小,显青绿色的“老缩苗”蔗田更要抓紧追肥,但用量不宜偏大,以防贪青晚熟,影响品质。

后期剥除枯黄叶及无效分蘖,是保证蜜蔗增粗增色、高产高糖的重要措施。藉以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提高光、热、风的利用率。剥叶时要用手抓紧叶稍用力外拉,避免拉伤茎皮引起烂节。如果是留种蔗田,则宜采用剪叶留鞘的方法,消除基部枯黄叶片,这样可防止蔗芽老化,降低蔗芽的损伤率,提高萌发率。

对未培埂或培埂不高的蔗田,应在雨后或浇水后抓紧培土起埂,边培边用脚踩实。对生长旺盛有可能倒伏的蔗田,在暴风雨来临前,应抓紧用稻草或蔗田下脚老叶,把相邻的3~4株捆在一起,也可以将甘蔗连株整体捆扎加固,这样可显著提高对狂风暴雨的抗御能力。

谈及伏秋是甘蔗生长的关键时期,管理不当易导致减产。之后,再深入一下甘蔗管理:关键期减产风险高。

一、甘蔗减产风险因素解析
伏秋是甘蔗生长的关键时期,管理不当易导致减产

施肥是甘蔗增产的关键。根据甘蔗苗情长势,合理施用追肥至关重要。底肥充足与否、土壤肥力高低等因素,都需综合考虑。以某地为例,经验丰富的蔗农根据蔗种、土质、天气等条件,实施分类施追肥,显著提升了产量。

三、病害虫害防治,确保健康生长

甘蔗常见的病害有凤梨病、赤霉病,虫害则有蓟马、棉蚜虫等。针对这些病虫害,可使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如某蔗田,通过科学用药,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保障了甘蔗的健康生长。

四、伏秋管理要点,助力优质高产

旧城旱坡地甘蔗减产,原因包括施肥不当、灌溉不足等。通过分析原因,采取了增施有机肥、科学灌溉等措施,有效提高了甘蔗产量。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科学管理是甘蔗增产的关键。只有充分了解甘蔗生长规律,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才能实现甘蔗的优质高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4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