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油橄榄种植:致富果的培育之路

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以油橄榄之城建设为目标,这里的人们秉承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将特色经济树种栽植与林木抚育相结合,推动油橄榄产业快速发展。白龙江沿岸这片土地,成为了我国油橄榄的适生区。

油橄榄种植:致富果的培育之路
油橄榄:致富果的培育之路
年份 油橄榄种植面积 油橄榄产出经济
2010 10 4
2015 24 12
2020 50 预计突破75亿元

从2010年的10万亩,到2020年的50万亩,武都区油橄榄种植面积翻了5倍,油橄榄产出经济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预计到2020年,油橄榄产业总产值将突破75亿元。

油橄榄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油橄榄果实加工成橄榄油、橄榄油精炼油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油橄榄树具有抗逆性,适应性强,能够实现绿化、美化环境。

油橄榄产业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如旅游业、餐饮业等。

油橄榄种植: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为了实现油橄榄产业的持续发展,武都区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油橄榄产量和品质。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油橄榄种植技术人才。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橄榄油作为高端食用油,市场前景广阔。此外,油橄榄产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油橄榄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了经济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通过油橄榄产业,农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因地制宜,打造绿色产业
油橄榄种植:致富果的培育之路

油橄榄树挂果一年、休息一年的特性,使得油橄榄产业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在武都区,130多户乡亲将种植和管护油橄榄视为自己的事业。1964年,来自地中海的油橄榄苗木作为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友谊的象征,被引入中国。经过50多年的培育和试验,陇南市武都区成为了最适合油橄榄生长的区域。如今,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已达51万亩,年榨油量超过2000吨。

为了提升油橄榄产业的效益,武都区积极引进科技,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在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河谷和高速公路沿线,乡村两级干部和群众正忙碌着种植油橄榄。通过引种试验、良种繁育规划建园、栽培管护等措施,武都区正努力打造“中国橄榄之城”。2020年,预计产量将达到150吨,收入可达90多万元。

稻畦村:从种粮到种橄榄的蜕变

稻畦村,一个曾经以种粮为生的村子,由于干旱缺水的气候条件,农民们过着艰苦的生活。只是,近年来,稻畦村通过大力培育油橄榄产业,已经成为全区闻名的“橄榄飘香”致富村。全村53户贫困户通过种植油橄榄,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持续发展,油橄榄产业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武都区将继续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