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鲁成功培育出无核枇杷,为我国枇杷产业带来革命性突破
作者:茶乡韵士•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3
梁国鲁,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凭借其卓越的科研能力,成功培育出无核枇杷,为我国枇杷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梁国鲁教授自1997年起,便着手研究无核枇杷的培育。十年间,他带领团队从国内外收集了500多份不同倍性的枇杷种质资源,通过筛选、杂交育种,历经数万次实验,最终成功培育出了无核枇杷。
梁教授培育的无核枇杷,果肉柔软多汁,营养丰富,不含核,口感更佳。其成熟期稍晚,果实呈椭圆形,相比普通枇杷,更具市场竞争力。
梁教授通过创新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对枇杷种子进行实生自然三倍体筛选,实现了无核枇杷的培育。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枇杷种子大而多导致的可食率低的问题,也为枇杷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无核枇杷的培育成功,对我国枇杷产业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不仅提高了枇杷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有助于降低枇杷的种植成本,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
案例分享:梁教授的科研之路时间 | 事件 | 成果 |
---|---|---|
1997年 | 开始研究无核枇杷的培育 | 收集500多份枇杷种质资源 |
2007年 | 成功筛选出无核枇杷品种 | 实现枇杷的口感和营养提升 |
2017年 | 无核枇杷通过专家测评 | 成为我国首例成功培育的无核枇杷 |
在云南省云霄县,枇杷种植历史悠久,而如今,这里的新宠儿便是无核枇杷。这种枇杷的诞生,背后有着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梁国鲁长达十年的辛勤耕耘。
梁教授在科研过程中,始终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他注重言传身教,带领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1年,梁教授率领的团队被评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三批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