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田养殖黑鱼技术,探讨乌鳢在茭白田中的养殖方法
在广袤的农田中,茭白田与黑鱼养殖的结合,不仅是一种创新的农业模式,更是一种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实践。本文将深入探讨茭白田养殖黑鱼的技术,为您揭示乌鳢在茭白田中的养殖奥秘。
选择合适的茭白田是养殖黑鱼的第一步。理想的田块应具备以下条件: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便利。鱼凼占田块面积的8-10%,深12-15米,可用砖、石等材料建成坚固永久性的鱼凼。
茭白田的种植应按照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起垄栽秧,形成鱼凼、主沟、支沟配套,确保乌鳢在田中有足够的空间自由畅游活动。稻田养殖乌鳢时,若发现稻田脱肥,需及时补足基肥,施肥技巧需科学。
三、鱼种投放与管理选择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经过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隔年或当年黑鱼种。隔年鱼种规格为50-150克,当年鱼种为10厘米左右。在2-3月份,气温15℃左右,放养隔年鱼种,主养田亩放250-300尾,套养田亩放20-30尾。
茭白品种繁多,应因地制宜地选用高产、抗逆性强、早熟、适宜在耕层深厚的水田中种植的良种。韭菜根蛆的防治方法可参照常规农技要求。
田埂加固高到0.8-1米,或用旧网片圈栏,进出水口用两层拦鱼设施牢固拦置,防止黑鱼跳跃或钻洞逃逸。大田移栽的水生蔬菜茭白,为黑鱼提供隐蔽场所。
六、饲料投喂黑鱼经过驯食,能很好摄食人工配合料。农村养殖,应用地制宜广辟饲料来源,动物饲料可用小型绞肉机绞成肉糜,按60%比例,植物饲料制成粉按35%比例,添加3%植物油,2%鱼用微量元素预混料,用少量熟淀粉糊制成团状饲料投喂。
一般要求在4月上中旬进行移栽,茭白间的行距1米,株距0.6米,每亩移栽1000-1200株以上。
八、案例分析某地区采用茭白田养殖黑鱼技术,经过一年的实践,每亩可产茭白800-1000千克,主养田亩产黑鱼100-150千克,套养田亩产黑鱼10-20千克。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茭白田养殖黑鱼技术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农业模式。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可以实现茭白与黑鱼的互利共生,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项目 | 内容 |
---|---|
茭白田选择 | 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便利 |
鱼种投放 | 隔年鱼种规格50-150克,当年鱼种10厘米左右 |
茭白产量 | 每亩800-1000千克 |
黑鱼产量 | 主养田亩产100-150千克,套养田亩产10-20千克 |
在稻田养殖乌鳢时,若稻田出现脱肥现象,应及时补充基肥,施肥需讲究技巧。乌鳢偏好动物性饵料,因此稻田中昆虫较少,虫害问题通常不会成为问题。若禾苗出现疾病,需及时施药处理。日常巡田是必要的,特别是雷阵雨、洪水天气,需检查田埂、拦鱼设施是否有漏洞,确保黑鱼不会逃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