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棚复种木耳,拓宽增收新途径
项目 | 数据 |
---|---|
木耳产量 | 每亩增加300公斤 |
增收比例 | 平均提升50% |
种植面积 | 覆盖3000余亩 |
近日,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六分公司种植户董巧云正忙于采摘木耳。她巧妙地将水稻育秧后的大棚改造成木耳种植基地,摆放了4000个木耳菌袋进行试种,头茬木耳已经成熟。这些木耳不施农药,无公害,口感鲜美,受到了周边客户的热烈追捧,供不应求。
董巧云的实践,正是农业创新的一个缩影。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资源优势,结合撂荒地复耕的契机,经过深入考察、调研,提出了在秧棚复种木耳的可行性方案。近日,一辆满载木耳菌棒的货车停放在蕉岭县长潭镇新基地,预示着这里将成为木耳产业的又一重要阵地。
如今的木耳基地不仅是丰收的田野,更是村民就业增收的新引擎。在福尧村种植基地里,一排排菌棒上挂满了色泽黑亮的木耳,层层叠绕,长势喜人。册亨秧坝的400万棒黑木耳迎来采收高峰期,当地政府、企业与合作社及时组织工人进行抢收,形成了一幅热闹的丰收景象。
下一步,董巧云计划将木耳产业做得更强大,让更多的人有就业机会,把小木耳做成大产业,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和增收。近年来,秧坝镇按照党建引路、产业带动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大棚耕地资源高效利用途径,种植了辣椒、豆角、西瓜、香瓜等多种高效作物。今年又帮助种植户联系购买了木耳菌袋,并全程提供技术咨询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
为更好促进群众增收,实现黑木耳产业效益最大化,当地以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企业负责提供菌棒、栽培技术指导和木耳保底收购;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参与到木耳种植中,实现双赢。领取专属游戏礼包,立即登录,美女种植户把育秧大棚二次利用种木耳,一栋大棚就可增收1万元,这样的案例在册亨县秧坝镇屡见不鲜。
贵州册亨县秧坝镇昂涛村把发展黑木耳产业作为群众脱贫增收路径之一,今年,在平缓地种植黑木耳600亩,确保实现户均1人就近就业和户均增收1万元。为了进一步帮助村民发展木耳种植获得增收,村“两委”聘请专业技术员定期向村民讲解木耳种植的要领,提供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同时采取村干部引路、致富能手带头的策略,让更多村民受益。
秧坝黑木耳种植忙,成片的白色菌棒在田间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据了解,册亨县秧坝镇在发展林下菌药种植过程中,明确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让贫困户参与到木耳种植产业链中,实现增收致富。
不仅要理解秧棚复种木耳,拓宽增收新途径。,还要全面掌握木耳秧棚复种,增收新路径探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