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黑豆黄腹灯蛾是一种农业害虫,严重危害大豆等作物

黑豆黄腹灯蛾,这种听起来有些令人畏惧的害虫,其实对大豆等农作物是一场灾难。下面,让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共同探寻防治之道。

黑豆黄腹灯蛾是一种农业害虫,严重危害大豆等作物
一、害虫概况

黑豆黄腹灯蛾的幼虫又称毛毛虫、叶毛虫,是黑豆苗期的重要害虫。其成虫为白色,前翅散布众多黑色斑点,腹部和背部为黄色,足上有黑色条纹。卵呈半球形,初产时为乳白色,后逐渐变为灰黄色。幼虫背面和腹面均为土黄色,背面有灰色或灰褐色纵带,密生棕黄色至黑褐色长毛。

黄腹灯蛾以幼虫为害作物叶片,昼夜均能取食,仅在中午炎热时停食1~2小时,以早晚和夜间取食最多。一般幼虫刚孵化后40~50分钟就开始啃食叶肉,5龄以后食量猛增,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使叶面呈现枯黄斑痕,严重时将叶片吃光,甚至连幼茎全被吃掉,然后转移到附近的黑豆田里继续为害。一头幼虫一生可吃掉黑豆叶28~37片,严重发生时甚至可造成毁种。

三、防治方法

1. 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针对黄腹灯蛾成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可安装黑光灯进行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的产卵量。

3. 清除杂草:及时清除被为害田的四周杂草,或挖沟阻止转移,当发现有幼虫向大田里迁移时,可在大田周围挖沟,沟内撒些农药即可杀死幼虫。

4. 药剂防治:发生时可喷洒2.5%敌百虫粉或5%西维因粉剂,每公顷用药22.5~30公斤;还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幼虫龄期大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每公顷用药液375~450公斤。

黑豆黄腹灯蛾作为一种农业害虫,对大豆等作物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了解其特征、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对于我们做好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相信我们能够有效遏制这种害虫的蔓延,确保作物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具体措施
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 针对黄腹灯蛾成虫趋光性,安装黑光灯进行诱杀,减少产卵量。
秋深翻 销毁黄腹灯蛾越冬场所,减少虫源。
清除杂草 清除被为害田的四周杂草,或挖沟阻止转移。
药剂防治 喷洒2.5%敌百虫粉、5%西维因粉剂、50%辛硫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
黑豆黄腹灯蛾:敌人的真面目

黑豆田里的黄腹灯蛾,名字虽不起眼,却是个让农人头疼的家伙。它们以毛毛虫、叶毛虫的形式登场,专挑苗期的黑豆叶片下嘴,昼伏夜出,吃相凶狠。从刚孵化的小家伙到壮硕的幼虫,它们能将整片叶子啃食得七零八落,甚至一干二净。更可怕的是,它们不仅对黑豆下手,玉米、向日葵、蔬菜等作物也难逃其爪牙。

黑豆黄腹灯蛾是一种农业害虫,严重危害大豆等作物

面对这样的敌人,李先生和他的农友们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在防治黄腹灯蛾的过程中出一套独门绝技:

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诱使它们飞向灯源,从而降低产卵量。

秋深翻土:破坏越冬蛹的生存环境,减少来年虫源。

清除杂草,挖沟阻移:阻止幼虫的迁移,降低害虫的扩散。

药剂防治:在幼虫幼龄期使用药剂,如敌百虫、辛硫磷等,有效控制虫害。

实践成效:李先生的黑豆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先生的黑豆田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黑豆产量有了显著提高,害虫为害情况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一切的成果,都得益于李先生和他的农友们对黄腹灯蛾的精准打击。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方法得当,害虫还是可以被打败的。

展望未来:农业防治新篇章

因为科技的发展,农业防治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如何更有效地控制黄腹灯蛾这样的害虫,已经成为农业科技研究的热点。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因为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农业害虫的防治将会更加精准、高效,为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