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储藏是防止高粱在收获后因霉变、虫蛀等导致的损失
高粱,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储藏问题一直是农民关注的焦点。为了避免高粱在收获后因霉变、虫蛀等原因导致的损失,正确的储藏方法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原粮。原粮是指收打脱粒而尚未碾磨加工带有皮壳的粮食,如稻谷、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原粮具有完整的外壳或保护组织,防虫、防霉及耐储性等特性都比成品粮高。
原粮名称 | 特点 |
---|---|
稻谷 | 水分高、易发芽、易霉变 |
小麦 | 易生虫、耐储性较差 |
玉米 | 水分适中、易生虫 |
大豆 | 易生虫、易发霉 |
高粱 | 水分适中、耐储性较好 |
1. 干燥除杂:新收获的高粱,具有水分大、杂质多的特点,在征购中要做到分水分、分等级入仓,对于不符合安全储藏的高粱必须适时晾晒,使水分降到安全标准以内。
2. 低温密闭:高粱的特性是适于低温储藏,因此,应充分利用寒冬季节降温后密闭保管,经过干燥除杂、寒冬降温的高粱,一般可以安全度夏。
1. 忌湿:高粱在储藏过程中,遇到潮湿环境容易发热霉变,因此要确保储藏环境干燥。
2. 忌虫蛀:种子在储藏期,会受到多种病虫蛀食,避免的方法是尽量使种子干燥,造成不利害虫的生活条件,可利用晴天中午进行暴晒,消灭害虫。
3. 忌憋气:如果种子数量多,储存时间又长时,不要装满容器,要留有空隙,也可以在储藏时间晾晒一次,既可防潮又起到换气作用。
案例分析具体时间节点:2020年10月-2021年3月
案例来源:某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粱储藏是保障丰收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储藏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损失。农民朋友们应掌握高粱储藏的技巧,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高粱储藏:从传统到创新,技术革新助力丰收让我们以东北地区某农户的案例来具体看看创新储藏技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位农户每年种植几十亩高粱,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储藏方法,常常遭受损失。2019年,他开始尝试使用新型储藏技术。
他在收获后立即对高粱进行晾晒,利用晴朗的天气将水分降至安全标准。接着,他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气调储藏袋,这种袋子能够降低氧气浓度,抑制霉菌和虫害的生长。此外,他还定期检查粮仓,确保通风良好,防止温度过高。
通过这一系列的创新措施,这位农户的高粱储藏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2020年,他的高粱没有发生任何霉变或虫蛀,产量也相比往年提高了20%。
技术解析:创新储藏,多重保障
定期检查:保持通风良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未来展望:技术进步,助力农业发展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粱储藏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高效、环保、智能的储藏技术问世,为农业丰收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