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农地政策,头份镇农会推广种植黑豆
在头份镇新龙村的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翻犁、起垄、打窝、开沟、播种等工作,默契的配合展现出农业生产的活力。
颜色深浅的差异性不仅反映了作物种植节奏,更揭示了大豆玉米间作套种的格局。这一变化与东北产区“玉米君临天下”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在大豆之乡的海伦,玉米改种大豆的比例高达30%-40%,显示出补贴政策对黑龙江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显著影响。
年份 | 大豆种植面积 | 玉米种植面积 |
---|---|---|
2019 | 350 | 500 |
2020 | 400 | 450 |
2021 | 420 | 470 |
头份镇农会总干事陈贵生表示,农会与丸庄酱油契作,每分农地约有200至300公斤黑豆产量,厂商收购保购价一公斤45至49元,希望通过推广黑豆种植,活化闲置农地,改变传统施肥习惯,为农民带来新的增收机会。
今年,头份镇农会首次成立黑豆产销班,共有19名班员。种植台南五号黑豆面积已达35公顷,预计6月收成。产销班长林信龙指出,黑豆属光敏感作物,北部二期气候雨水少、温度偏低,非常适合种植黑豆。一期作水稻、二期作重黑豆,一湿一干作物不同,农地产值也较高。
21岁的廖笠尧是产销班最年轻的班员,两年多前开始跟随父亲利用二期水稻休耕时期种植黑豆。他说,黑豆怕水又怕光,比水稻难照顾,但期盼农地里一颗颗“黑金钻石”能为农业带来新路程。
近年来,谭学东采用与玉米套种及利用边角地种植方式,每年都要种植3-5亩黑黄豆,亩产量可达150公斤左右,收益明显。这些案例表明,黑豆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因为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黑豆种植有望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一大亮点,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龙村的黑豆种植,不仅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农业结构,还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颜色深浅不一的田地,反映了作物种植节奏的多样性,尤其是大豆与玉米间作套种的格局,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种种植方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农产品的多样性。
据了解,去年黑龙江大豆生产者补贴320元/亩,玉米种植补贴25元/亩,使得黑龙江以北非玉米优势产区的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显著提升。这种补贴政策,无疑为黑豆种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黑豆种植的推广过程中,优质种植技术的推广、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资金政策的倾斜力度至关重要。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黑豆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