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洛阳秋冬季草鱼死亡,原因不明

近年来,洛阳地区在秋冬季频繁出现草鱼死亡现象,原因不明,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深入分析草鱼死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洛阳秋冬季草鱼死亡,原因不明
一、养殖情况调查

洛阳地区养殖草鱼的鱼塘面积大多在5~10亩之间,水深1.3~2米,排水不方便,水源以井水为主,塘底淤泥较厚约40~50厘米,多年未清过淤泥。主要的养殖模式是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的池塘集约化养殖,以鲤鱼颗粒饲料养草鱼。放养密度一般鱼种塘草鱼夏花为10000~15000尾,成鱼塘草鱼种1500~2000尾,另配养其他鱼类。塘水pH值一般在6.0~7.0之间,透明度在25厘米以下,颜色偏酱油色,早晨有轻微的浮头,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值偏高。发病以后频繁投药。从9月份到次年3月份草鱼种和成鱼均有死亡。

二、死亡原因分析

1. 根据发病症状诊断为亚硝酸中毒和肝胆综合症。病因为塘水理化因子超标,也有部分为喹乙醇中毒。

2. 鱼类的生存环境偏酸性,是塘底的腐殖质大量产生所致,导致塘水的亚硝酸盐、氨氮的浓度偏高,致使草鱼长期处一旦气温突变,就会发生鱼类大量死亡。

3. 科学投喂饲养:严格按照科学养鱼的要求,配制营养丰富而全面、品质优良的饲料,严禁添加喹乙醇。科学投喂,切忌过量投喂;防止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变质。每天必须搭配喂青草,增加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减少蛋白质含量。

三、防治措施

1. 改善水体环境:采取多种措施,保持水质清新。特别注意水体中的溶氧量、有机物等,采取注排水、开增氧机、投放微生态制剂等方法,使水体的透明度不低于25厘米,溶氧量应在5毫克/升以上。降低水体的肥度,严格控制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含量。保证氨氮在0.1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0.02毫克/升以下、硫化氢在0.2毫克/升以下。

2. 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充维生素可以改善鱼体的营养状态,而且维生素本身具有治疗作用,能加强鱼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肝脏损伤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促进机体康复。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甜菜碱、氯化胆碱、肉毒碱、甲硫氨酸、磷元素等,可以促进鱼类肝脏的脂肪代谢,降低脂肪在肝脏内的含量,对防止脂肪肝的形成有明显效果。

3. 放养密度过大,如果早晨浮头,则会使鱼类正常的生理代谢平衡失调,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生理紊乱,导致疾病发生。部分鱼塘存在苗种品种质量退化的现象,如草鱼亲鱼选择不合理、近亲繁殖、鱼卵细胞孵化过程中受到致病菌的感染等。

4. 鱼病防治大多依靠使用化学药物,防治病措施不合理,有的是防病意识较差,不注意调节水体水质,使草鱼始终处于较恶劣的水体中。用药太勤,特别是对各种内服药物的使用,已经到了滥用的地步,长期使用各种抗生素类药物,导致了鱼类肝、肾、脾脏的损伤。草鱼自身的解毒、抗病能力、抗应激能力大大下降。

5. 正确预防用药:不要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对鱼类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要做到合理用药,不用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鱼药,如溴氯菊酯、敌百虫、硫酸铜等,更不能用国家禁用鱼药或以农药代替鱼药施放于水体中。选用具有解毒护肝、疏肝理气、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中药组成方剂防治肝病。

年份 地点 死亡原因 防治措施
2005年 洛龙区 亚硝酸中毒和肝胆综合症 改善水体环境、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合理用药
2006年 孟津 喹乙醇中毒 科学投喂、改善水体环境、合理用药
2007年 吉利 水质问题、饲料问题 改善水体环境、科学投喂、合理用药
一、洛阳草鱼死亡现象概述
洛阳秋冬季草鱼死亡,原因不明

通过对病鱼症状和环境的分析,初步判断死亡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2. 养殖密度过大:放养密度过高,导致鱼群拥挤,水质恶化,鱼病容易传播。

3. 投喂不当:过量投喂、饲料品质差、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导致草鱼出现脂肪肝、肝胆综合症等疾病。

4. 药物滥用:频繁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导致草鱼抗药性增强,解毒能力下降。

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以下防治策略:

以洛龙区穆庄村的两口鱼塘为例,详细介绍了草鱼死亡的原因和防治措施。通过改善水质、优化养殖模式、科学投喂和合理用药,成功控制了草鱼死亡现象,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3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