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香坊区大果榛子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成为致富新途径

在广袤的田野上,大果榛子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了香坊区农民增收的新宠。这片土地上,大果榛子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更成为了一条致富的新途径。

香坊区大果榛子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成为致富新途径
年份 投资金额 栽植面积 收益
2014年 381 660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
2015年 381 150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

从2014年至2015年,香坊区在大果榛子产业上的投资约达381万元,栽植面积达到810亩。这些投资和努力,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

香坊区农林局在推动大果榛子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动员镇、村农民自筹资金解决造林用地,还积极争取造林补助资金。2014年,就共申请到市级投入补贴资金74万元。

通河县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扶持引导资金,累计达到9600万元。他们建立了种植基地20个,大果榛子农民合作社18家,并成立了通河县榛子产业协会,成为中国坚果品牌集群的副主。

为了更好地推广大果榛子产业,香坊区农林水务局多次组织实地考察,引进美国平欧大果榛子项目。通过实地参观和交流,他们掌握了平欧大果榛子的生长规律和预计收益,为香坊区引进该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通河县康源大果榛子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民指着身旁的榛子树,自豪地说:“这树已有13年了,每年都能产出丰富的榛果。”

磐石市富太镇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思路,利用退耕还林的契机,采取政府引导、支部引领、龙头带动、合作经营的方式,鼓励退耕农户种植平欧大榛子。目前,该镇已有500多户种植户,栽植面积达4300多亩。

香坊区继续按照产业富民、林业增效的思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经济,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政府引导林农发展坚果种植,使得大果榛子产业在香坊区蓬勃发展。

从“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品牌”转变,香坊区大果榛子产业不断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果榛子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农产品,而是一种具有品牌价值的“幸福果”。

在永生村,一场春雨过后,大果榛子进入了收获季。合作社的工人们正在忙碌地采摘榛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据了解,科左后旗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大果榛子产业发展。他们让榛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幸福果”,不断实现全旗林下产业的新突破。

以上便是香坊区大果榛子产业为农民带来的增收新机遇,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榛子林崛起:从荒芜到丰收

曾经,这片土地因过度开垦而变得贫瘠。如今,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榛子林已经成为了香坊区的一大特色。以大果榛子为主导,这片林下经济林面积已达5.7万亩,涵盖了多种果树,包括大扁杏、塞外红、黄太平等。当地农民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种植榛子,逐步实现了从荒芜到丰收的转变。

香坊区大果榛子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成为致富新途径
合作社助力:从种植到品牌

磐石市锋利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为榛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合作社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还成功注册了“7不够”商标,将榛子产业从单纯的种植推向了品牌化发展。目前,全镇大榛子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预期,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技术创新:从传统到现代 未来展望:从致富到幸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3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