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欧大榛子栽植技术,需掌握适宜土壤、光照、水分等条件
平欧大榛子,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近年来备受市场青睐。要想让这片绿色成为你的致富之路,掌握栽植技术至关重要。
选择优质苗木是成功栽植的第一步。推荐选择1年生的大果榛树苗木。理想苗木应具备以下特点:根系发达,木质化根在8~10条以上,根长20cm以上,须根多,茎健壮,芽饱满,苗高在50cm~130cm之间。修剪根系时,长度留10~12cm较适宜。
栽植密度与栽培品种、树形、栽植方式、土壤肥力及地势息息相关。春季栽植是提高成活率的首选时期。栽植前,检查定植穴的土壤湿度,适宜即可栽植。若具备灌水条件,土壤稍干也可栽植。
不适合种植平欧大榛子的土壤和土地包括:涝洼地、沼泽地、重黏土地、重盐碱地。苗场采用压条繁殖生产技术,当母树的萌生枝、根蘖枝长到60~80厘米高时进行压条。
三、栽植时间榛树在春、秋季节均可栽植,但北方春季栽植最佳,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以通化地区为例,4月中上旬为最佳栽植时间。
四、浇水与光照浇水应根据土壤湿润度决定浇水量和次数,雨季注意排涝。平欧大榛子喜欢充足的阳光,应选择向阳的坡地种植。根据土壤的粘重情况,适当调整收获时的土壤水分,也可减少马铃薯收获中的损失。
平欧大榛子是利用中国平榛和欧洲榛远缘杂交育成的新品种。目前主要有达维、平顶黄、平欧110号等优良品种。选择时,应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条件。
平欧大榛子栽植时常用的株行距为2×3m、2×4m,每亩栽植株数分别为110株、83株。常用栽植方式有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等。长方形栽植方式通风透光性良好,便于管理,是我国广泛采用的一种栽植方式。
结合田间管理及时松土除草,生长期间中耕除草3~4次,保持榛园疏松无杂草状态。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是否追肥,一般定植当年不追肥。追肥可于7月中旬进行,每株施入少量氮肥30~50g。榛树幼苗的病虫害较少,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可在5月上旬~6月上旬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八、土壤要求平欧大榛子对土质的要求不严,各类土壤都可栽植。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最利于榛树生长,然后是壤土、轻粘壤土。土壤黏重、低洼易涝、重盐碱地不适合榛树生长。
在栽植前一年的秋季挖定植穴,深度在50~60cm,直径在60~80cm。确定土壤湿度适宜即可栽植,栽植时深度要适宜,以栽植后根茎与地面一平或者略低于地面5cm,根系以上埋土深度6~10cm为宜。将选好的优质苗木放入定植穴,保持根系舒展,摆好位置后回填。回填时,将底土与20kg有机肥混合均匀填入定植穴底部,取表层熟化土填入定植穴上部,边填土边用脚轻轻踏实定植穴内的土壤。定植后立即灌水,灌透水,然后封土保墒,并覆盖地膜,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项目 | 要求 |
---|---|
苗木选择 | 1年生大果榛树苗木,根系发达,木质化根在8~10条以上,根长20cm以上,须根多,茎健壮,芽饱满,苗高在50cm~130cm之间 |
园址选择 | 通风透光,土壤透气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排水良好 |
栽植时间 | 春季或秋季 |
浇水 | 根据土壤湿润度决定浇水量和次数,雨季注意排涝 |
光照 | 充足的阳光,选择向阳的坡地种植 |
土壤要求 | 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PH值为6-8 |
选择园址时,我们要考虑到榛子的生长特性。平欧大榛子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最好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例如,在我国的通化地区,我们观察到,选择光照充足、土壤透气性良好的地方,可以有效促进榛子的健康生长。
榛子种植是一项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项目。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榛子种植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方法。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因地制宜,不断优化种植技术,提高榛子的产量和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