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枝侧柏育苗管理技术,关注种子处理、土壤选择与施肥等环节
垂枝侧柏,一种常绿小乔木,枝条柔软细长,树冠垂伞形,犹如垂柳。在庭园绿化和盆景制作中,它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垂枝侧柏的育苗管理技术,从种子处理、土壤选择到施肥,一步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垂枝侧柏的种子要选择本地或气候条件相近地区的,采用风选或水选的方法,选择净度高、品质好的种子进行精选分级。虫蛀霉烂的种子要淘汰,确保种子的质量。
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将漂浮于水面的种子剔除,确保种子的发芽率。
二、土壤选择与施肥垂枝侧柏育苗地要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较肥沃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具有灌溉条件。不宜选土壤过于粘重或低洼积水地,也不要选在迎风口处。
在整地时,要深耕细耙,施足底肥。一般采纳秋翻地,深度25厘米左右,春浅翻15厘米左右,结合秋天深翻地,每亩施人厩肥2500-5000千克,将粪肥翻入土中,耙耢整平。
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一般播种后10天左右开始发芽出土,20天左右为出苗盛期,场圃发芽率可达70%-80%。
垂枝侧柏在幼苗期生长较旺,但由于枝条柔软易下垂,顶端优势较差,因而树势生长较稳定,一般树高生长可稳定在2米左右。
在苗期管理中,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防止干旱。同时,要定期除草,防止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
五、病虫害防治垂枝侧柏的抗病力较强,很少有病虫害发生。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为:立枯病,在苗木幼嫩时期每半个月左右喷1次200倍波尔多液;地老虎,用撒毒饵或人工早晚捉幼虫的方法防治。
六、嫁接繁殖由于垂枝侧柏的接穗较细,嫁接时不易判断形成层,所以不宜采用芽接、劈接、切接方法,一般利用树液渗透的原理,采用膜式插接和贴接方法。
实践证明,采用嫁接技术繁育垂枝侧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其成活率一般可达90%以上。
在春季进行,用垂枝侧柏母树1年生枝条作扦插材料,将插条截为10厘米左右长度,再用适当浓度的ABT生根粉液或荼乙酸液浸泡插条基部2小时左右,然后用清水洗涤,按插条长度1/3深度将插条插入消好毒的砂床上,以薄膜弓形覆盖,并同时注意搭建遮荫网。
一般成活率可控制到70%以上。第二年春季再将其移栽苗田,进行培育。
垂枝侧柏的育苗管理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种子处理、土壤选择、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才能培育出优质的垂枝侧柏苗木,为我国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环节 | 技术要点 |
---|---|
种子处理 | 精选分级,剔除虫蛀霉烂种子,浸泡处理 |
土壤选择与施肥 | 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或轻壤土,深耕细耙,施足底肥 |
播种 | 开沟深浅一致,下种均匀,及时覆土,镇压 |
苗期管理 | 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除草 |
病虫害防治 | 立枯病:喷200倍波尔多液;地老虎:撒毒饵或人工捉幼虫 |
嫁接繁殖 | 采用膜式插接和贴接方法,提高成活率 |
扦插繁育 | 春季进行,浸泡生根粉液或荼乙酸液,提高成活率 |
播种技术播种时,开沟深度要一致,种子分布要均匀。播种后及时覆土1-1.5厘米,并进行镇压,确保种子与土壤密接,利于种子萌发。
嫁接技术多年的实践证明,科学运用嫁接技术繁育垂枝侧柏是一条高效途径。嫁接成活率一般可达90%以上,为苗木培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病虫害防治垂枝侧柏具有较强的抗病力,病虫害发生较少。但需注意立枯病和地老虎的防治,定期喷洒农药,确保苗木健康成长。
因地制宜,优化种植环境由于垂枝侧柏的种子不能真实遗传,我们一般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如嫁接繁殖。嫁接时,可选择1年生的普通侧柏苗作为砧木,用垂枝侧柏母树的1年生枝条作为接穗。通过腹式插接或贴接等方法,在春季3-4月份进行嫁接。嫁接后的苗木在5-6月份要进行松绑和切砧,以确保接穗与砧木吻合牢固。
营养袋育苗,提升成活率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