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饲养肉狗需掌握科学喂养、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

在养殖业中,肉狗饲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掌握科学饲养和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解析肉狗饲养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饲养肉狗需掌握科学喂养、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
二、采用杂交仔狗实行圈养

杂交仔狗具有生长快、耐粗饲、抗病力强、易育肥、产肉多等特点。据试验,杂种一代狗比地方纯种狗生长速度快20%~30%,饲养成本低。

三、技术的准备

饲养几条、几十条狗技术比较简单,但大规模饲养肉狗需要较强的饲养技术,因此需要通过书本报刊杂志进行自学,也可到本网网校肉狗...

如何提高饲养肉狗的经济效益

笔者在实践中认为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在饲养时没有规定的管理体系,随便的更改作业流程,不按时喂养。

用药不当:对抗生素药物随便使用;不按规定用药,不遵循药物的标准用量;无科学依据的将药物搭配饲养。

按每10~12平方米为一个圈,每圈养10~12只商品狗,公母分开,分栏饲养,这样便于饲喂、省工省料、易于操作。圈养比散养每天每只狗可节约饲料200~400克,日增重速度可提高20%~30%,并可提前20天出栏销售。

五、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降低饲养成本

狗是杂食性动物,可因地制宜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如甘薯、马铃薯、南瓜、小麦、高粱、玉米、谷类、青菜等...

六、饲料中添加麻醉药

用催眠药喂狗,使狗镇静增加睡眠,而狗与狗之间能减少撕咬。这样肉狗增重快,疾病少,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有曼陀罗花、闹羊花、醉鱼草、醉仙桃等。

仔狗出生20天,即可随雌狗到室外活动,45天左右即可断奶,以后的饲养管理逐渐正常化。保温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仔狗出生后一周内由于环境变化,...

八、去势育肥

公狗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性器官要发育,活动量加大,消耗能量增多,因此,在两月龄时,要及时去势,活动量减少,提高育肥速度。去势的方法可采用“兽用去势注射液”,按说明书执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效果好。

九、防疫灭病

预防狗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烈性疾病主要有狂犬病、犬瘟病、犬肠炎、犬肝炎等。可选用犬五联疫苗接种,同时结合用“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有良好效果。此外,要搞好兽场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实行“全进全出”制。

肉狗圈养技术的核心在于科学饲养和合理管理。要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理想的养殖场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湿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确保肉狗健康生长。

技术要点 具体措施
科学饲养 合理搭配饲料,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疾病。
疫病防治 定期接种疫苗,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环境管理 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通风,提供适宜的温湿度。

大规模饲养肉狗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饲养几条、几十条肉狗的技术相对简单,但若要进行规模化养殖,必须掌握专业的饲养技术。我们可以通过自学,如阅读相关书籍、报刊杂志,或者参加专业的养殖培训课程来提升自己的技术。在本地的养殖网校,我们学习了如何科学饲养肉狗,掌握了从选种、饲养管理到疾病预防的全套技术,这些对于提高肉狗养殖的效益至关重要。

饲养肉狗需掌握科学喂养、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

科学饲养管理:确保肉狗健康成长 科学饲养管理是确保肉狗健康成长的基础。在饲养过程中,我们应确保有规定的管理体系,避免随意更改作业流程,保证按时喂养。同时,要掌握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避免用药不当。例如,我们通过定期对狗舍进行消毒,确保了肉狗的卫生环境,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

仔狗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养殖过程中的关键。在仔狗出生后的20天内,我们特别重视保温工作,保证仔狗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健康成长。同时,通过合理的管理,仔狗在45天左右即可断奶,为后续的育肥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肉狗养殖的未来展望 肉狗养殖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养殖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通过不断优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肉狗养殖将会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期待着在肉狗养殖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