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利用科学方法养蝎,实现脱贫致富
大吴营村,位于鲁山县张官营镇的西南角,地处荒山丘陵之间,土地贫瘠,传统的粮食生产难以满足村民的致富需求。只是,近年来,这里发生了一个让人惊喜的变化,村民通过科学方法养蝎,不仅实现了脱贫,更是走上了致富之路。
2015年下半年,镇村干部结合地理优势,引入了金盛源蝎子养殖项目。据金盛源蝎子养殖负责人朱锋介绍,该基地占地155余亩,经过五年分三期建设,计划投资6800万元,以特种养殖的经验和完善的技术,为村民们带来新的希望。
这种被称为“五毒”之首的毒蝎,在大吴营村村民的眼中,却成为了脱贫致富的宝贝。首批100公斤种苗进场,同时有4名农民骨干被送到外地学习养蝎技术。合作社及扶贫联合会的支持,让这些技术得到了迅速传播。
年份 | 蝎子产量 | 产值 |
---|---|---|
2015 | 200 | 200 |
2016 | 1000 | 1000 |
2017 | 5000 | 5000 |
2018 | 8000 | 8000 |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带动周边20余户贫困户参与蝎子养殖,解决闲散劳动力50余人。预计项目完全投产后,年产毒蝎可达10000千克,蝎毒提取2千克,年产值预计达千万元,辐射周边七个行政村,为产业扶贫树立了新的典范。
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的弄京村,同样的故事也在上演。驻村第一书记邱晓君眼中,蝎子不仅是“毒物”,更是脱贫致富的宝贝。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对口帮扶下,这里建成了广西最大规模的蝎子养殖试验基地,预计今年产值将超过100万元。
金盛源蝎子养殖基地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综合全国各大养蝎场的养殖方法,成功开发了“全生态,仿野外”的养蝎模式,巧妙地将温度、湿度、饲料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克服了传统养蝎难以解决的难题。业务范围也从单一的养蝎,扩大到售干蝎、商品蝎、幼蝎、种蝎、食用蝎、蝎子散酒、黄粉虫养殖、土元养殖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谈完村民利用科学方法养蝎,实现脱贫致富。,我们再进一步讨论蝎农致富新路径,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大吴营村的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力量,也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这个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蝎子养殖正成为村民致富的新路径,引领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