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种植保果技术,旨在提高果实坐果率
荔枝栽植完成之后,它的保花保果技术措施会影响到今后的产量。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荔枝保花保果的技术措施和要点。
人们发现这种基础措施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让果农们可以得到更高的产量,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病虫害防治 | 主要虫害 | 主要病害 |
---|---|---|
谢花后,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 荔枝蝽蟓、尺蠖、蚜虫、吊丝虫、蒂蛀虫、毒蛾等 | 霜疫霉病和炭疽病 |
根外追肥可促进幼果发育,在生理落果前3~7天,用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的尿素溶液+1%的硫酸镁溶液,或生多素1000倍液喷施。
荔枝保果技术提高树体营养水平 荔枝坐果与树体营养关系密切,因此要重视施用花前肥、壮果肥。因人工摘梢成本过高,这种措施适合夏梢...
在谢花后至幼果绿豆大时追施壮果肥,每产100千克果的植株,追施尿素0.5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氯化钾1.5千克。结果少的壮旺树宜不施或少施。
对于大部分的种植人员它们也都知道在截短花穗期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花量,这样就能够提高花的品质。1、壮花保果需要及时的撒一些壮花肥这样...
每次生理落果高峰前即雌花谢后约10、25、35天各喷施1次细胞分裂素与果特灵1号或荔枝专用防裂防落素与赤霉素。
果期如遇干旱天气,6天左右要进行1次根部灌水,每株每次用水量约100公斤。如遇多雨天气,要及时排除果园积水。
对生长旺盛的幼年结果树也可以在主干或主枝上用剥口宽0.2~0.3厘米的环剥刀进行螺旋状环剥1~1.5圈,环剥宜在花穗7~10公分时进行。环剥技术主要用于成花较难的中迟熟品种,如糯米糍、桂味等,其他类型的品种慎用。此外在冬季用14~16号铁线环扎主干或主枝,对保果有较好的效果。
3月中下旬,荔枝中晚熟品种进入开花阶段,保花保果是重点工作。在小果期可以环割1刀,提高坐果率。
掌握荔枝种植的授粉方法,结合保果技术,是提高荔枝坐果率的有效途径。荔枝果实在发育过程中落果严重,在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等综合措施的基础上,辅以其他方法保果。
对于生长偏旺的结果树,特别是幼年结果树,可采取环割保果方法。环割保果一般进行2次,第1次在雌花谢花后10~15天,第2次在雌花谢花后40~50天。环割宜在主枝、大枝上进行,选直径为6厘米左右的大枝,在光滑部位用电工刀或环割刀环割一圈,环割深度仅达本质部即可,环割太深会导致树枝枯死。注意环割不适用于树龄老、树势弱的树,已进行了环剥处理的也不宜采用。
2.加强授粉工作,提高坐果率:荔枝坐果率高低差异有大,一般为雌花的2%—12%。
荔枝栽植后的关键环节
病虫害防治
谢花后,病虫害防治是关键。常见的虫害有荔枝蝽蟓、尺蠖、蚜虫等,病害则包括霜疫霉病和炭疽病。及时处理这些病虫害,是保证荔枝健康生长的重要一步。
根外追肥
提高树体营养水平
水分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