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韭菜枯叶现象指韭菜叶片发黄、干枯

韭菜作为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在韭菜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叶片发黄、干枯的现象,这不仅降低了品质,还影响了产量。通过对症下药、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及改善种植管理,农户可以有效降低韭菜枯叶现象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

韭菜枯叶现象指韭菜叶片发黄、干枯
原因 症状 防治措施
灰霉病 叶片尖端向下发展,病斑扩大成梭形或椭圆形,病叶干枯,潮湿时病叶上产生灰绿色霉层 排水降湿,用50%速克灵1000~1500倍液或20%粉锈宁800~1000倍液喷施
高温 叶片因高温而水分蒸发量太多,根系吸收养分受阻,叶片发黄,植株枯萎 补充或调节水分,在大棚上搭遮阳网,减少阳光直射,保持良好通风
生理病害 叶片干尖、叶枯、死株,与土壤酸化、氨中毒、高温、低温、缺钙、缺硼、锰过剩有关 改善土壤条件,施用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叶面喷施绿叶素、喷施宝等叶面肥
疫病 叶片与花苔病部为深绿色,根与鳞茎为淡褐色,病部无明显边缘,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干燥时病叶变成枯黄色 排水降湿,轮作,用25%瑞毒霉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施
根蛆 鳞茎被蛀食成空洞,引起腐烂叶片枯黄,凋谢致死 晒根、施草木灰,用5%辛硫磷颗粒剂拌细土撒于韭菜根附近再覆土

灰霉病引起的枯叶发病时,先由叶片尖端向下发展,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和背面产生白色或淡褐色花斑。因为病情的发展,病斑扩大成梭形或椭圆形,最后病斑边片,病叶干枯。潮湿时病叶上产生灰至灰绿色而又密集的霉层。防治上除排水降湿外,可用50%速克灵1000~1500倍液,20天喷一次,20%粉锈宁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在韭菜收割后及苗高5~8厘米时喷2次。

韭菜喜冷凉,不耐高温,当气温超过30度以上的时间太长,叶片会因高温而水分蒸发量太多,高温还影响根系的正常吸收养分,从而导致叶片发黄,甚至植株出现枯萎。这种现象常发生在夏季的高温时间段,除了要及时地补充或调节水分多少,还要在大棚上搭上遮阳网,减少阳光的直射,并且保持良好的通风透。

韭菜生长期常发生叶片干枯现象,农产往往对植株地上部喷施杀虫剂,由于防治对象盲目,故一般防效不好。因为,韭菜发生枯叶有的是疫病、灰霉病引起的,有的是生理性病害引起的,喷施杀虫剂无疑是“南辕北辙”。而葱蝇、迟眼蕈蚊等地下幼虫引起的枯叶,对地上部喷施药剂,防治部位也有问题。防治韭菜枯叶还是“对症下药”好。

生理病害引起的枯叶韭菜发生干尖、叶枯、死株现象,有时还与土壤酸化、氨中毒、高温及低温引起白尖烂叶有关,缺钙、缺硼、锰过剩亦会引起叶尖黄化,可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韭菜喜中性土壤,长期大量施用粪稀、饼肥、厩肥和硫铵、过磷酸钙等酸性化肥,就会引起土壤酸化,使韭菜叶生长缓慢、纤细、外叶枯黄。根据韭菜需肥特点,养茬期注重磷钾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可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或扣棚前,每亩施用楚星硫酸钾复合肥50~75公斤,配合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10~15公斤;生长期叶面喷施2~3次绿叶素、喷施宝等叶面肥。

疫病是保护地韭菜的主要病害。受害部位均出现水渍状,叶片与花苔病部为深绿色,而根与鳞茎则为淡褐色,病部均无明显边缘。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稀疏的霉,干燥时病叶变成枯黄色。染病的植株根、茎软腐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致使地上部分折倒或干枯。疫病的发生与排水有关,防治时要注意排水降湿和轮作,在发病初期可用25%瑞毒霉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40%乙磷铝200~300倍液每亩用药液40~50千克,7~10天一次。

根蛆是近来发生的害虫,主要是葱蝇和迟眼蕈蚊。根蛆钻入鳞茎里蛀食,一蔸常有十几条、几十条幼虫,受害的鳞茎被蛀食成空洞,引起腐烂叶片枯黄,凋谢致死。防治上可用晒根、施草木灰或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千克拌细土撒于韭菜根附近再覆土。

韭菜枯叶现象指韭菜叶片发黄、干枯,影响生长和产量。的内容已结束,现在切换到韭菜枯叶,绿色解决方案助力丰收。

韭菜枯叶问题:一场绿色农业的挑战

在农业领域,韭菜枯叶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农户。这不仅影响了韭菜的品质,更降低了产量,给农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面对这一挑战,绿色解决方案应运而生,为韭菜丰收注入新活力。

绿色解决方案:对症下药,提升韭菜品质
韭菜枯叶现象指韭菜叶片发黄、干枯

以某地韭菜种植户为例,他们在应用绿色解决方案后,韭菜枯叶现象得到了显著改善。具体措施如下:

通过这些具体措施,该韭菜种植户的韭菜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了绿色农业的丰收梦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