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朔州、忻州计划发展芦笋种植1000亩

记者近日从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了解到,朔州市和忻州市正计划发展芦笋种植1000亩,这一举措旨在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朔州、忻州计划发展芦笋种植1000亩
项目摘要
项目名称 芦笋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建设地点 朔州市、忻州市
建设单位 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建设规模 建设100亩新品种育苗基地,3000亩高产高效新技术示范基地,辐射全县25万亩面积

据了解,山西省财政支农成果转化项目“冷凉沙化区芦笋防风固沙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已经在怀仁、山阴和定襄3个县的示范基地实施,该项目将辐射带动朔州市和忻州市1000亩芦笋产业的发展,培育引进芦笋新品种优质种苗18万株。

云梦县怡丰有机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付国兵表示,计划来年春季再发展300--400亩,形成一个大规模的芦笋种植基地。

产业兴才能农业强,农业强才能经济旺。清明河乡依托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为全乡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临泽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揽,依托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探索突破关键技术,结合高标准农田“整治”出来的集约化土地,先后引进了适宜本地发展的干制辣椒、甜叶菊、芦笋、中药材、樱桃、制种蔬菜等特色种植产业。

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柴文臣介绍,采用“冷凉沙化区芦笋防风固沙栽培技术”,投资少,经济效益好。芦笋一年种植十年收获,第2年开始采笋,第3年后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按照普通芦笋市场价10元/公斤计算,可产生经济效益4000元。

该项目辐射带动的1000亩芦笋,第3年以后产值可达400万元以上。生长十年的总产值可达40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恩阳区“中国芦笋之乡”的美名,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政府倾尽洪荒之力的支持。该区力争到2022年,发展芦笋5万亩,产笋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5亿元。

聚焦特色做大芦笋产业,我市芦笋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种植业局周密制定专项调研方案,组织部分工作人员,参观学习了江西省万载县有机芦笋生产及深加工技术。

第一章 总论

朔州、忻州计划发展芦笋种植1000亩

项目名称芦笋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建设地点山西省怀仁、山阴和定襄3个县

建设单位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建设规模建设100亩新品种育苗基地,3000亩高产高效新技术示范基地,辐射全县25万亩面积

朔州市和忻州市的农业升级新篇章

朔州市和忻州市的农业发展迎来新的篇章,这得益于一项名为“芦笋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示范推广”的项目。这项由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主导的项目,旨在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推广新技术,提高芦笋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农业发展。

冷凉沙化区的绿色希望

项目特别关注的是冷凉沙化区的农业发展。在晋北地区,由于土壤沙化严重,传统的农业种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是,芦笋产业的引入为这一地区带来了新的希望。芦笋不仅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为当地农民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创新技术引领农业新发展

合作社的积极实践

产业兴,农业旺

科技助力,效益显著

电商平台助力销售

相隔黎荣华通过农村电商平台交易,将村里的芦笋寄往广东,已有近2个月。这一现象反映出,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农业销售渠道得到了拓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望未来,芦笋产业前景广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