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四川内江农户因芦笋市场走俏而积极扩种

地区 产业 农户扩种意愿 市场行情
四川内江 芦笋 积极 走俏
福建 竹产业 高涨 明显提高
恩阳区 芦笋 抢手

往年比,今年竹农砍伐、扩种意愿高涨,采购商采收原竹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央视网消息:福建是我国的竹产业大省,眼下,正是当地伐竹、收竹的繁忙时节。

四川内江农户因芦笋市场走俏而积极扩种

芦笋产业园里到处是村民忙碌的身影。恩阳区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签订购销合同,通过价格兜底、优价收购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杨庙乡格针园行政村芦笋种植户常香丽:“目前芦笋的市场前景比较好,各地的老板都下订单,俺的芦笋采摘才开始。截止目前,该乡从事特色种植的农户数量已达100余户。”

黄先均销售的是方竹苗,主要销往云南、贵州等地,目前市场行情看好,基本上是供不应求。这是去年三月开始育的苗,今年已经可以出售。像他一样的农户还有20多户,以前大家只有在采摘竹笋的时候才忙碌。

2012年,李明选种了3亩多芦笋。“芦笋在内江市场上并不多,即使有,也是从外地运来的。当前内江的种植户少,发展前景可观。”李明说,最初她对芦笋的市场前景还是有些担心,直到上市畅销后,她才放下心来。“现在的芦笋零售价每斤10元左右,一上市就‘断货’!”李明高兴地说。

可以说是很多人都颇为喜爱的一种美味了,芦笋吃起来脆嫩清爽,尤其是在国外的南方地区有相当广泛的种植面积。像是四川省巴中市的恩阳区,在近些年来也是依托于当地的优势地理条件和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源,开发芦笋产业,依靠竹笋产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也借助于此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实际上恩阳区也有“中国芦笋之乡”的美誉。

“现在,我的芦笋一到市场就成了抢手货,10元一斤,大家抢着买。”近日,家住内江市中区四合乡沱江村7组的村民李明筹划着到今年9月再栽种六七亩芦笋。

近年来,新埭镇大力推动芦笋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开展芦笋新品种试种、新技术推广,通过指导农户科学种植,帮助农户增产增收,传统芦笋产业发展正不断壮大。

中国芦笋之乡——小芦笋闯出大市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四川观察:恩阳:小芦笋闯出大市场,于2018年11月21日上线。西瓜视频为您提供高清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看丰富、高质量视频就上西瓜视频。打开西瓜视频,看完整高清内容。

还有分红呢。来凤村的变化是恩阳区产业扶贫的缩影。2014年恩阳区提出把芦笋产业作为脱贫的当家产业。为了让贫困户深度参与,当地探索多元的利益联结方式。贫困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土地入股、租赁流转等多种方式参与产业发展。

“今年前期干旱、后期又是暴雨,我种的苦瓜、丝瓜等蔬菜减产不少。相反,种植的芦笋却成效明显。”李明说,她种植的芦笋目前已进入丰收期,亩产值近万元。下一步,她打算进一步发展芦笋种植,争取明年达到10亩左右。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这种蔬菜具有种植周期长、易管理且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芦笋还具有保健功能,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高级农艺师、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唐建介绍,2012年,我市引进芦笋品种UC800驯化栽培并获得成功。芦笋连续采收时间可长达10~15年,一般3年可达到盛产期,亩产800~1200斤。

今年天气好,芦笋长势喜人,市场供不应求,对自愿加入农场种植芦笋的农户,我负责提供芦笋苗、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购销售,不愁卖不掉。芦笋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沿淠河湾的李台村,土壤为砂土地,适宜种植芦笋。该基地的芦笋全部采用有机肥,不喷农药,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产品,凭着放心过硬的品质,产品远销上海、杭州、合肥等地。芦笋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针对四川内江农户因芦笋市场走俏而积极扩种。的观点告一段落,再延伸至内江农户抢种芦笋,市场前景看好。

芦笋种植热潮背后的故事
四川内江农户因芦笋市场走俏而积极扩种

恩阳区双胜镇的万林村,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蒋宏春带领村民们进行采摘。这里的芦笋种植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芦笋产业的未来展望

内江的芦笋种植热潮,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带来了乡村振兴的希望。未来,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芦笋产业必将在内江这片土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