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黄精种植新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

在农业领域,黄精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其种植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只是,传统种植方式在产量与品质上存在诸多难题。本文将深入探讨黄精种植新技术的应用,旨在提高产量与品质,解决传统种植难题。

黄精种植新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
黄精种植时间与繁殖方式

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时间都是适合黄精种植的。如果采用根茎繁殖的话,我们一般是第一年的十一月份到来年的三月份这段时间挖取黄精的块茎,进行处理后等地表温度回升之后即可进行栽种。但如果是种子繁殖的话,一般是在八月份的时候采收种子,进行砂藏处理,等到来年的三月份再进行播种。

繁殖方式 时间 处理方法
根茎繁殖 11月至次年3月 挖取块茎,处理,地表温度回升后栽种
种子繁殖 8月 采收种子,砂藏处理,次年3月播种

其实,在黄精种植中最让人担心的无非是怎样提高成活率、如何提高产量、如何降低成本来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黄精苗品质:选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苗子。

种植时间:根据繁殖方式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

土壤条件:选择湿润肥沃的林间地或山地,要求无积水、盐碱影响,以土质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最好。

田间管理:适时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根状茎繁殖: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挖取地下根茎,选择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有3-4节,伤口稍加晾干,按行距22-26厘米,株距10-16厘米,深5厘米种植于整好畦内,覆土3-5厘米,稍加镇压后浇水,以后每隔3-5天浇水1次,使土壤保持湿润。

摘除花朵:黄精花果会消耗大量的营养成分,影响根茎生长,为此要在花蕾形成前及时将花芽摘去,促进养分集中转移到收获物根茎部以提高产量。

林下种植:为满足黄精需要荫蔽的生长习性,可在畦埂上种植玉米。

还有一点我们注意的就是,在整地的时候,我们要将土壤中的杂质清理干净,并且对土壤进行消毒,这样种植出来的黄精品质更佳。为了确保黄精的质量,

适时浇水:遇干旱气候应及时浇水,雨季又要防止积水,及时排涝。

施肥:每年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每次施入人畜优质肥1000~1500千克/亩。

除草:每年于4、6、9、11月各进行1次,宜浅锄并适当培土。

防治病虫害:病害主要有叶斑病,主要虫害是地老虎、斯蜡。

以秋季采收为好,根茎繁殖的于栽后2~3年,种子繁殖的于栽后3~4年挖收。挖取根茎后,去掉茎叶,抖净泥土,削掉须根,用清水洗净,放在蒸笼内蒸10~20分钟,待蒸至透心后,取出边晒边揉至全干,即成商品。

黄精种植技术和管理虽然简单,但只有科学管理和用心抓好种植和生产工作才能提升黄精产量。银鸿农业从品种选择、种植培育、施肥除草等方面科学抓好黄精种植,提升黄精产量,将有利于提升公司安化黄精市场价值和效益,提升公司产品的经济价值。

黄精种植新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

根状茎繁殖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挖取地下根茎,选择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有3-4节,伤口稍加晾干,按行距22-26厘米,株距10-16厘米,深5厘米种植于整好畦内,覆土3-5厘米,稍加镇压后浇水,以后每隔3-5天浇水1次,使土壤保持湿润。于秋末种植的,应在上冻后盖一些牲畜粪。

黄精的摘蕾疏花打顶

摘除花朵:黄精花果会消耗大量的营养成分,影响根茎生长,为此要在花蕾形成前及时将花芽摘去,促进养分集中转移到收获物根茎部以提高产量。为满足黄精需要荫蔽的生长习性,可在畦埂上种植玉米。

在留种田块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秋季或早春挖取根状茎,秋季挖需妥善保存,早春采挖直接截取5~7厘米长小段,每段按2~3节截取,然后用草木灰处理伤口,待晾干收浆后,立即进行栽种。春栽在4月上旬,秋栽于9~10月上旬进行。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厘米开横沟,沟深6~8厘米,将种根芽眼向上,顺垄沟摆放,每隔10~12厘米平放一段,上面覆盖细土5~6厘米厚,踩压紧实。对土壤墒情差田块,栽后浇一次透水。秋栽时在土壤封冻前于畦面覆盖一层既肥或堆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