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山鸡啄癖问题严重,需采取七法防治
在山鸡养殖过程中,啄癖问题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以下将从啄癖成因、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啄癖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列举几个常见原因:
饲养密度过高,导致空间狭小,山鸡活动受限。
光照不足或过强,影响山鸡的正常生理活动。
饲料营养不均衡,缺乏某些微量元素。
鸡舍内存在尖锐物品,导致山鸡受伤后诱发啄癖。
二、防治策略针对以上成因,以下提出七种防治啄癖的方法:
序号 | 方法 | 具体措施 |
---|---|---|
1 | 调整饲养密度 | 种鸡每平方米2-4只,青年鸡及商品鸡每平方米不超过6只。 |
2 | 控制光照 | 育成鸡光照每天控制在9小时以内,开产后逐渐延长到16-18小时。 |
3 | 调整饲料营养 | 在日粮中适当增加纤维含量,添加羽毛粉等。 |
4 | 清除鸡舍尖锐物品 | 定期检查鸡舍,及时修复破损的铁丝网,清除尖锐物品。 |
5 | 断喙处理 | 在山鸡5-10周龄间进行第二次断喙。 |
6 | 设置障碍物 | 在运动场或栏内设置纤维布帘、树枝草把等,分散山鸡注意力。 |
7 | 放置假蛋 | 采用仿生塑料雉鸡假蛋,改变山鸡啄癖。 |
某养殖户在2019年5月发现其饲养的300多只山鸡出现啄癖现象,通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一个月后啄癖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防治山鸡啄癖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饲养密度、光照、饲料营养等因素,才能有效降低啄癖发生率,提高山鸡养殖效益。
案例分析:山鸡啄癖的困扰与应对策略在浙江省景宁县的一处七彩山鸡养殖场,近日来发生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近一半的山鸡出现了相互啄食羽毛的症状。这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光照问题:调控光照时间与强度光照是影响山鸡啄癖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防止啄癖的发生,育成鸡的光照时间应控制在每天9小时以内,开产后逐渐延长至16-18小时。若光照突然增加,容易引发啄癖。同时,光线不宜过强,每平方米以2-3瓦为宜。
山鸡喜欢活动,需要较宽敞的环境。种成鸡的饲养密度最适宜为每平方米2-4只,中鸡及商品成鸡每平方米不宜超过6只。在舍内外应增设栖架,以增加活动空间。此外,群体数一般以150-200只为宜。
饲养管理:分群喂养与个体差异鸡群应按个体大小和强弱不同分群喂养。饲养管理中要注意观察鸡群动态,及时调整饲料和饲养方式,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断喙处理:实施科学断喙在山鸡5-10周龄间进行第二次断喙,方法与第一次相同。此外,开产前进行修喙1次,公雉断喙尖。通过断喙可以有效地防止啄蛋及其他啄癖的发生。
营养调整:提高饲料纤维含量为了防止啄癖,可以在日粮中适当增加纤维含量,或每天喂些嫩草、菜叶等。此外,在饲料中添加2%-3%的羽毛粉也能有效减轻啄癖的发生程度。
沙浴池与障碍物:提供丰富活动空间在运动场或栏内用纤维布帘或打结成球状,便于山鸡活动时啄玩,以分散其注意力。同时,设置树枝草把等障碍物,使其活动时有隐藏处,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假蛋放置:改变啄癖行为采用仿生的塑料雉鸡假蛋,将陕西山鸡苗放于种雉舍内。在叼啄不破的情况下,会逐渐改变啄癖。这种方法对营养性因素诱发的啄癖有显著效果。
尖锐物体清除:防止鸡体创伤舍内铁丝网破损或有其他尖锐物品易引起鸡体创伤,有创伤的鸡容易被啄。因此,要正常注意修理铁丝网和清除尖锐物品。
隔离治疗:及时治疗被啄伤鸡被啄伤的山鸡要及时隔离治疗,康复后再合群饲养。为了治疗啄伤,可按以下配方拌料:氯化铝1克,硫酸铁1克,硫酸锰8克,碘化钾0.5克,研未均匀拌入料中,可供成鸡1000只,雏鸡2000只一日的喂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