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农机助力青稞丰收,奏响高原农业新篇章
深夜,田间的农机仍在忙碌个不停,高原的星空和农机上的车灯交相辉映。在这种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只有耐旱、耐寒的青稞才能生长。
据村民边巴次仁讲,他家的6亩青稞地,用传统方式收割,需请10来个人,花上10多天才能收完。今年,他从珠峰农机作业公司租了一台收割机,大半天就搞定了,既省时又省力。
年份 |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 农机具数量 | 受益乡镇 |
---|---|---|---|
2014 | 750 | 1032 | 9个乡镇 |
农机具的大规模使用,得益于农机购置财政补贴惠民政策的实施。仅在2014年,白朗县就兑现75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共计发放1032台农机具,包括翻转犁、收割机等11种机械,实现了从播种到收割农机操作全覆盖,惠及9个乡镇农牧民。
在大力推广藏青2000、喜马拉雅22号等优良品种的同时,江孜县还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邀请并组织农机技术员,利用农闲时间分赴各乡村,向村民传授农机具使用知识,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以促进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
春耕在即,却遭遇干旱,这给青稞种植基地负责人李雅江带来了困扰。面对困难,他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最终成功应对了干旱,确保了青稞的正常生长。
雅江河畔的谢通门县,在农业机械的助力下,全县也吹响了秋收的号角。今年谢通门县秋收的农作物面积共有6.097万亩,而农机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秋收效率。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青稞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青稞频道详细了解。
吉培村党支部书记群培伦珠讲到:“以前只有镰刀收割时,又慢又累,累得都要瞌睡,耗费时间还长。如今村里有了55台收割机,干农活既方便效率又高。家里田地稍微少点的,又快又轻松。”
日喀则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科长顿珠说,2024年日喀则市计划落实播种面积139.67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00.09万亩、青稞播种面积92.52万亩。日喀则市各地田间地头上,到处是繁忙的丰收景象,动人悦耳的丰收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悄然奏响——农民们正抢抓农时,忙碌在田野之间,进行着秋收的收尾工作。
今年以来,日喀则市坚决贯彻自治区党委关于强力提升青稞单产,力争每亩增加50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坚持上下联动,全力推进青稞增产工作。
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制定农艺措施和农机作业标准,推动了青稞标准化种植管理水平提档升级。今年是鹤山农场有限公司按照北大荒集团决策部署,与西...
在江孜县紫金乡的万亩青稞基地,也迎来了秋收。近年来,因为现代青稞生产基地项目的建成和落实,紫金乡17000多亩青稞田实现了“田成块、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既保证了青稞产量,也为机械化收割创造了条件。
21日,记者在白朗县嘎东镇吉雄村见到,收割机正在田间穿梭,村民们一改往年秋收时人背畜驮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机械收割、拖拉机运输。
9月的后藏大地,青稞飘香、麦穗金黄。收割机的轰鸣、农牧民的欢笑……雅江、年楚河沿岸青稞主产区陆续迎来秋收,机来机往,一片繁忙。
日喀则市农机助力青稞丰收,奏响高原农业新篇章。讲清楚了,接下来是农机助力青稞丰收,高原农业新引擎。。
青海贵南县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光照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量仅有459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378毫米以上。在这种特殊环境下,青稞的生长尤为珍贵。春耕在即,干旱成为挑战,但李雅江河畔的种植基地负责人李先生对此充满信心。
江孜县农牧局副局长索片介绍,预计今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28亿斤,粮油总产量将达到1.35亿斤。这得益于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高新技术和种植模式的推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