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重迎茬大豆保产技术:针对大豆连作障碍

根际微生物对重迎茬种植大豆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一系列化防措施、障碍因子累加试验、土壤灭菌试验以及抗病虫品种对比试验,研究发现,根际土壤病虫是影响大豆重迎茬产量的主要因素。

重迎茬大豆保产技术:针对大豆连作障碍

大豆重迎茬已成为黑龙江省大豆增产提质的重要制约因素。据统计,当前黑龙江省重迎茬大豆面积超过大豆种植面积的70%。重迎茬地块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严重危害,缺苗率高达30%-40%。此外,大豆根腐病、大豆孢囊线虫等病虫害也愈发严重。

重迎茬导致大豆减产约20%-30%,甚至高达50%。因此,在栽培管理过程中,积极控制重迎茬危害,是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措施 作用
加强栽培技术管理 通过合理轮作、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手段,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生长势强、抗病虫、抗逆性强的品种,减少病虫害发生。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大豆生长阶段,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保证大豆生长所需养分。

防治根蛆等地下害虫:亩用辛硫磷1公斤拌土4~5公斤在肥中施用。

防治大豆食心虫、蚜虫、红蜘蛛、草地螟等地上害虫:选用敌敌畏、敌杀死、阿维菌素等相应药剂。

防治病害: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农用链霉素等相应药剂。

防治菟丝子:亩用48%的地乐胺乳剂50毫升对水成150~200倍稀释液于花期喷洒。

在种植方式、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等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适当增加密度,以减少根部病害和苗期病害造成缺株的损失。

例如,垄三栽培合丰25公顷保苗30-3...

重迎茬大豆对产品的品质有严重危害,已成为大豆生产的一大难题。为了缓解大豆重迎茬的危害,

采用农业措施与生物、化学措施综合防治技术。

把好种子选用关,根据本地积温、土壤、病虫发生等特点,选用适宜品种。

选择适宜地块,遵循“种迎不种重,选肥不选瘦,下洼不上岗,避开病虫害”的原则。

大豆重迎茬保产技术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通过科学管理、选育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等措施,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助力农业致富。

重迎茬大豆保产技术:针对大豆连作障碍,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种植方法。的部分结束,现在开始大豆连作难题,创新保产新法。

我们针对重迎茬大豆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成因与机制、农业对策、轮作体系以及技术示范等五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全省五个生态区设置了九个固定轮作场和多个田间试验区,辅以必要的框区和盆栽试验,以及实验室的试验分析研究。同时,在二十四个人工种植县进行了大范围的生产调查。

重迎茬大豆保产技术:针对大豆连作障碍

为了有效控制重迎茬的危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例如,加强栽培技术管理,防治根蛆等地下害虫,使用辛硫磷等药剂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地上害虫,如大豆食心虫、蚜虫、红蜘蛛等,选用敌敌畏、敌杀死、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病害,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农用链霉素等药剂;防治菟丝子,则使用地乐胺等药剂。

王艳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农民,她深知大豆市场需求量大,出手迅速,变现容易。只是,连续在同一地块种植大豆,不仅影响了单产,还加重了孢囊线虫、根蛆、根腐病等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因此,她开始探索新的种植技术。

为了缓解大豆重迎茬的危害,我们向大家介绍最新的重迎茬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重迎茬大豆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根系不发达,吸收肥料能力弱,茎叶早枯,病害严重。因此,选择抗病品种至关重要,应综合考虑农业措施与生物、化学措施综合防治技术。

在种植重迎茬大豆时,选择适宜的地块至关重要。应遵循“种迎不种重,选肥不选瘦,下洼不上岗,避开病虫害”的原则。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择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的黑土地块。同时,应避免在病虫害严重的地块进行重迎茬种植。

通过科学增施两肥,可以调节土壤养分,减轻重迎茬的危害。具体措施包括:农肥化肥相结合,增加农肥用量;氮、磷、钾微肥结合,增加钾、锌、铜、钼等微量元素用量;使用大豆多元素复合肥。具体用量应根据地力、栽培水平等情况确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1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