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草市场低迷,养兔户面临困境
以及国家在政策上的严格把控,国内水貂、狐狸、貉子等动物的取皮数量逐年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皮草行业的发展。《2020-2024年中国皮草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皮草产业链上游和中游的困境与下游消费市场密不可分,而这些亦共同反映到了行业公司的身上。2015年前后,在市场还比较好的情况下,大量养殖户纷纷加入养兔行列,如今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据市场了解,最近几月兔子收购价格依然低迷,亏损的养兔户数量持续增多,当前普遍通货收购价7.1-7.5元。一位山东养兔户告诉记者,年初与朋友合伙养兔,入伙30万元,到目前为止亏6万元,按目前行情继续下去过年的时候可能亏的钱所剩无几。
养兔业更是面临挑战,全国活禽交易市场关闭,跨省畜禽运输通道关闭,受开工延期影响,养兔所需要的饲料供应更不上,饲料、活禽等运输受限,养兔到出栏的周期拉长,成本不断上升。
面对兔价低迷的困境,养殖户需要保持冷静,深入分析市场,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兔业资深人士分析,今年的兔子行情不好,主要由于前两年的皮毛行情过高,吸引了大批跟风养兔的人进来,造成产量过盛,才有了今年价格大幅下跌的现象。现在目前的养殖户基本都是亏着养兔,但一些老兔友技术到位,对行情也比较了解,他们坚持能力较强,今年到明年预计淘汰一批跟风进来的新手养兔户。
皮草市场潜力巨大,但挑战重重1. 市场需求旺盛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皮草产品逐渐成为展示个人品味与身份的象征,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2. 供需关系 皮草市场供需政策分析,1.各国政府对皮草市场的政策调控对供需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如限制养殖、提高环保标准等。2.供应方面,受制于动物资源有限,皮草产业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
疫情冲击下的养兔业曾经是吸引消费者的顶级奢侈品。但是现在,这样的热闹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皮草贱如“草价”。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将本已不稳定的皮草业带入了一个冰点。据统计,截至8月10日,中国大陆已有1000多家裘皮企业倒闭,国内领先的裘皮企业华斯股份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
位于河北省肃宁县的皮草批发商张素环表示,曾经抢手的獭兔皮毛积压滞销,兔肉每公斤只卖到10元,低迷的市场行情将这个曾经的富民产业逼近了崩溃的边缘。只是,到了出栏期的獭兔多养一天就多出一天的饲料成本,如果不出手则将面临饲料成本的巨大压力,我市獭兔养殖户纷纷陷入了两难境地。
让人欣慰的是,因为有与大公司签订的保障回收合同和自己建立的成品初加工这两张规避风险的王牌在手,张素环带领社员们信心十足、乐观地期待市场的转机。
养兔户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只是,面对挑战,他们依然坚守在养殖一线,期待市场的转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兔毛市场的低谷期,养殖户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在困境中求生,他们开始探索创新之路。以下,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解析养殖户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寻求新的生存之道。
案例一:山东养兔户的转型之路山东的养兔户张先生,年初与朋友合伙投资了30万元养兔,但截至目前已经亏损了6万元。面对兔子收购价格低迷的现状,张先生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开始思考转型。他了解到,因为消费者对环保和动物福利的关注度提高,宠物兔市场潜力巨大。于是,他决定将部分兔子转型为宠物兔,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先生的宠物兔生意逐渐走红,不仅弥补了亏损,还实现了盈利。
河北的獭兔养殖户张素环,面对市场低迷,选择了多元化经营。她不仅继续养殖獭兔,还与当地皮草加工企业合作,将獭兔皮毛加工成皮草制品。此外,张素环还尝试将獭兔肉进行深加工,开发出新的产品。通过这些举措,张素环成功规避了市场风险,实现了稳定收入。
因为消费者对高端时尚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皮草市场潜力巨大。只是,环保、成本等多方面的挑战也接踵而至。面对这些挑战,皮草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品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例如,一些企业开始采用环保材料生产皮草制品,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面对市场挑战,兔毛养殖户们正在积极寻求转型与升级。未来,兔毛市场将朝着多元化、高端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养殖户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市场动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