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扬子江畔河豚,鲜美诱人

我写过一本长篇小说,以故乡二十世纪前半叶的历史为背景的。书中写到一个情节,便是杀敌心切的女孩子用河豚鱼眼和鱼子毒死了一个日本少佐。故事是编的,所依据的事是真的,听说那时候河豚师傅烧鱼,清洗过程必须一言不发专心致志,抠出的鱼眼鱼子要另放一处。

扬子江畔河豚,鲜美诱人

平生第一次吃河豚,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扬中的河豚人工养殖研究还没提上日程。记得坐着一辆面包车,颠簸半日后,黑灯瞎火地摸进路边一个小饭店,坐下吃河豚。朋友都是怀揣一颗作死的心而来,等待上菜的过程中兴奋无比。我其实是个忝陪末座的人,不愿扰了朋友的雅兴,硬下头皮陪等。半小时后河豚上桌。也是红烧,盛鱼的器具没有我妈口中的“脸盆”那么夸张,却也是直径过尺的一个大瓦盆,上面铺一层肥嘟嘟的鱼,下面衬一层嫩汪汪的秧草作底,看相上的确有鱼中极品的丰腴。

没吃过河豚之前,河豚先给予了我写作的灵感,这是家乡物产对我的馈赠。

河豚的加工与去毒
步骤 描述
网出河豚 用网兜将河豚从池中捞出
割去鱼鳍 用小刀割去鱼鳍
切除鱼嘴 切除鱼嘴
挖除鱼眼 挖除鱼眼
剥去鱼皮 剥去鱼皮
剖开鱼肚 剖开鱼肚取出鱼肠、肝脏、卵
加工去毒 经过30道工序的加工去毒

河豚鱼加工是十分严格的,一名合格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

河豚算得上江鲜中的极品,古人云“拼死吃河豚”,说的就是这玩意儿对舌尖的诱惑。可我小时候,父母严禁河豚进门,我在江边长到成年,都没见到河豚的模样,只能在心里想象一下它的滋味。

河豚被誉为扬子江中第一鲜,应该在桃花流水时节吃,我们来的不是时候,自然不时不食。河豚鲜美却有毒,盛名之下也闹出过不少笑话。因为,河豚有剧毒。

河豚的生殖腺、卵巢有剧毒,非经行家精心拣洗、烧制,不得食用。清诗有云:“扬子江头雪作涛,纤鳞泼泼形如刀。刀鱼的汁水也是极其鲜美的,用刀鱼汁泡饭,可食欲大增。”

河豚鲜美无比,是鱼中的的精品,真叫不食河豚不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鱼无味。只是,河豚鱼里含有剧毒,处理不当,吃起来又非常危险,真可谓: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便知河豚肉质非常鲜嫩,营养极丰富,口味鲜美。

豚鱼驾到,举座皆欢,口里说一些怕死不怕死的话,筷子争先恐后地往鱼盆里面伸。那一瞬间,我心里真是有一万个念头奔腾而过。不是别的,万一出点什么事,被人说起来,是在河豚桌上出了洋相,对我一个女人家,真不是好听的话。无奈我又是一个特别义气特别从众的人,别人都吃我不吃,别人出事我独醒,这不是我的风格。眼一闭心一横,跟上去夹了一筷子,囫囵吞枣地咽下肚。不知是没有细品还是什么原因,终于明白了河豚不是龙,毕竟还是鱼,没有超出鱼类的滋味。

狗也不要吃”。鲥鱼的吃法奇特考究,吃食不用去鳞,宜蒸不宜煮。在“长江三鲜”中,如果把刀鱼比做娇美的“小姐”,鲥鱼为华丽的“贵妇人”,那么河豚则像马戏团里的“小丑”。河豚尺把长,二三斤重一条,无鳞,皮肤毛糙似彩色沙皮,锐尾膨腹,体似圆筒,状如蝌蚪,黑背白腹,裹以黄纹,口目开。

底线一突破,接下来品尝河豚鱼,就顺理成章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仪征江边,简陋至极的大通间,白生生的水泥地,石灰墙,吊一盏40瓦的裸灯泡,上来了白汁河豚,红烧河豚……

有资深的食客,吃遍河豚,等待的就是轻微中毒的那一刻:嘴唇微麻,目光迷离,身心飘忽。据说这状态可遇而不可求。对于我这种打酱油的人从来都祈求不要碰上这样的时刻。

河豚鱼肉虽然鲜美,但处理不当或者贪食太多则会让人一命呜呼。河豚一般是养在池里的,吃之前用网兜将河豚网出来,用小刀割去鱼鳍,切除鱼嘴,挖除鱼眼,剥去鱼皮,接着剖开鱼肚取出鱼肠、肝脏、卵,清洗完毕后,仔细点过鱼眼的数目,才算完工。

打头的自然非河豚莫属,其余依次是刀鱼、鲥鱼、鮰鱼。南通据江海之会,它所评选的长江四鲜,确切地讲,应该是长江下游的四鲜,或者说是扬子江四鲜。长江四鲜里的河豚,早在宋代,就受到苏东坡赞美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养殖的河豚,失去毒性的同时,也失去了野生河豚的至鲜至美,食客也失去了那种拼死一博的兴奋和期待。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的总是某种终结和丢失。没有毒的河豚,烹制起来倒是容易了,但是要让老食客们找回从前的好滋味,却是不容易。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当心!千万别吃!有剧毒!图:视觉中国 深圳疾控发布提醒 河豚引起的食物中毒,过去也曾发生多起,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惠州男子自行加工河豚后食用,紧急送医抢救 来自惠州的范先生是位餐馆老板,去年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条河豚。范先生自行加工后食用,觉得比较腥,仅吃了一点就…… 除此之外,其他养殖的河豚活鱼、野生河豚,都禁止……

才不过几年时间,河豚完完全全变成养殖鱼,也就成了大众餐桌上的寻常物。客人们来到江苏,主人设宴款待,筷子一点说:“来来来,拼死吃河豚。”哪里用得着拼死呢,养殖的河豚完全没有毒性了。

地处扬子江中的扬中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形成了独特的江鲜食文化,而河豚更是冠绝扬中江鲜之首。但河豚有剧毒,杀洗和烹饪极其讲究,若无十年八年的经验,真的不敢轻易尝试。

吃河豚这种事,真的要到乡野之地,呼朋唤友,捋袖上阵,才有气氛。有一次在宾馆,水晶吊灯下,一桌子衣冠楚楚的人,屏息静气地待厨师先尝第一口,那感觉很不好,总觉得若出事,自己就是参与谋杀者。

刚刚说了扬子江畔河豚,鲜美诱人,却暗藏剧毒,食客需谨慎。,现在继续说河豚美味,食客需防毒,科技解难题。。

河豚的美味,源自其鲜嫩多汁的肉质,以及独特的口感。只是,河豚的生殖腺、卵巢含有剧毒,非专业人士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中毒。在古代,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可见其风险之大。

扬子江畔河豚,鲜美诱人
科技助力,安全解密

为了解决河豚的毒性问题,科技正在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正在培育无毒性河豚,使其既保留了美味,又消除了风险。此外,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也能在短时间内准确检测出河豚的毒性,确保食客的安全。

在扬中,河豚养殖与加工已有悠久历史。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河豚养殖业的科技化、规模化发展,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河豚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加强对河豚加工企业的监管,确保加工过程符合安全标准。

河豚美食,食客安心享受

因为科技的进步,河豚美食逐渐走进了更多家庭的餐桌。在扬中,河豚加工技艺传承有序,食客们可以放心品尝这道美味佳肴。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河豚中毒事件的监测和预警,确保食客的饮食安全。

未来展望:科技引领河豚产业发展

未来,因为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河豚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科技创新,河豚的养殖、加工、销售环节将更加完善,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美味、安全的河豚产品。同时,河豚产业也将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在科技的帮助下,河豚这一美味佳肴将更加安全、健康地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共同期待,科技为河豚产业带来的美好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