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生长季节需防范九种自然灾害
另外由于正值白露节气前后,昼夜温差较大,为常说的白露瘟高发季节,更要注意防范。9月是鱼类快速生长的最后一个月,而且临近成鱼的捕捞期,为夺...
鱿鱼生长旺季也是鱿鱼病的多发季节,特别是肠炎、烂腮病、水霉病等发生较频繁。鱿鱼在生长旺季摄食量大,应多投喂饵料。
一、2024年9月鱿鱼可能的生长环境繁殖周期 | 鱿鱼在春夏季节交替时交配产卵,丰收季节是每年的3 - 8月,9月已过最佳丰收季。在繁殖期后的鱿鱼可能消耗较多能量。 |
---|---|
水温状况 | 热带海域:水温较高,鱿鱼生长速度可能相对较快,到9月时可能已经生长得比较成熟。温带浅海海域:水温相对较低,鱿鱼生长速度可能较慢,9月时肉质可能还未达到最饱满的状态。 |
海洋环境变化 | 9月可能会出现海洋环境的一些变化,如洋流、浮游生物数量等。如果洋流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丰富,鱿鱼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反之,如果海洋环境变化导致食物减少,鱿鱼可能会变得消瘦。 |
参考消息网9月22日报道据《秘鲁人报》网站9月18日报道,秘鲁海洋研究所称,自2023年秋季以来,厄尔尼诺现象导致鱿鱼种群分散,影响了手工捕捞船队的捕获率。1997年至1998年以及2015年至201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期间也发生过上述类似情况,当时这种鱿鱼种群也表现出相似行为。
1.防浮头。由于天气炎热,水压降低,鱿鱼群集水面呼吸,这就是“浮头”。要依据浮头的原因和轻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3.防缺氧。夏季鱿鱼耗氧量大,加之大量肥料及有机质的分解,极易引起池水缺氧,因此应及时开增氧机增氧。
4.防缺肥。鱿鱼生长旺季的施肥量应占全期施肥量的80%,因此每隔5~7天,亩施充分发酵的人畜粪60~100千克,氮、磷化肥2~3千克。
6.防水质老化。由于温度高,池水会由微碱性变成酸性而老化,严重影响天然饵料的繁殖,从而抑制鱿鱼的生长。
7.防逃。夏季暴风雨多,新鲜水会使鱿鱼变得异常活跃,池水水位上升或暴满时,要加强管理,防止鱿鱼逃逸。
8.防“反水”。反水又叫清水病,多发生在阴雨时间过长的沙底清水池塘。
9.防蓝藻中毒。因为水温升高,蓝藻大量繁殖,会影响鱿鱼生长,蓝藻死亡后产生的有毒物质还可致鱿鱼死亡,必须及时用生石灰、硫酸铜杀藻。
鱿鱼生长季节需防范九种自然灾害。已经分析完毕,现在看鱿鱼养殖应对九大灾害策略解析。
在鱿鱼养殖的海洋世界中,面对九大灾害的挑战,养殖户们如何巧妙应对,确保丰收?本文将深入剖析,以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2024年9月,鱿鱼的生长环境呈现出多样性。在热带海域,水温较高,鱿鱼生长速度可能相对较快,但已过最佳丰收季。而在温带浅海海域,水温相对较低,鱿鱼生长速度可能较慢,肉质可能还未达到最饱满的状态。此外,海洋环境的变化,如洋流、浮游生物数量等,也会对鱿鱼的生长产生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