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肉牛养牛场建设:探讨选址、设施与养殖技术

肉牛养殖,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其养牛场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养殖效益。选址、设施与养殖技术是肉牛养牛场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方面,为肉牛养殖提供实用的指导。

肉牛养牛场建设:探讨选址、设施与养殖技术
一、养牛场建设选址

1. 地势高燥:肉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处、风口处,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

2. 土质良好:土质以沙壤土为好。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3. 水源充足: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4. 交通方便:架子牛和大批饲草饲料的购入,肥育牛和粪肥的销售,运输量很大,来往频繁,有些运输要求风雨无阻,因此,肉牛场应建在离公路或铁路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

5. 卫生防疫:远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500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200米以外。还要避开对肉牛场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特别是化工类企业。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

1. 地基与墙体:基深8-100厘米,砖墙厚24厘米,双坡式牛舍脊高4.0~5.0米,前后檐高L0~3.5米。牛舍内墙的下部没墙围,防止水气渗入墙体,提高墙的坚固性、保温性。

2. 门窗:门高2.1~2.2米,宽2~2.5米。门一般设成双开门,也可设上下翻卷门。封闭式的窗应大一些,高1.5米,宽1.5米,窗台高距地面1.2米为宜。

3. 通道和粪尿沟:对头式饲养的双列牛舍,中间通道宽1.4~1.8米。通宽度应以送料车能通过为原米,深0.15~O.3米,倾斜度1:50~1:100。

4. 屋顶:最常用的是双坡式屋顶。这种形式的屋顶可适用于较大跨度的牛舍,可用于各种规模的各类牛群。这种屋顶既经济,保温性又好,而且容易施工修建。

1. 料棚建设用地:每100头牛需长30米、宽8米、高4.5米,共计240平方米的草料棚,要求通风要好。

2. 量粪池:每百头牛需1~1.5亩,牛粪可以用来做沼气,种植蘑菇等菌类,养殖蚯蚓等。

3. 牛床和饲槽:肉牛场多为群饲通槽喂养。牛床一般要求是长1.6~1.8米,宽1.0~1.2米。牛床坡度为1.5%,牛槽端位置高。饲槽设在牛床前面,养牛以固定式水泥槽最适用,其上宽0.6~O.8米,底宽0.35~0.40米,呈弧形,楕内缘高0.35米,外缘高0.6~0.8米。为操作简便,节约劳力,应建高通道,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为好。即槽外缘和通道在一个水平面上。

1. 饲料管理:肉牛饲养所需的饲料特别是粗饲料需要量大,不宜运输。肉牛场应距秸秆、青贮和干草饲料资源较近,以保证草料供应,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2. 疾病预防:加强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确保肉牛健康。

3. 环境控制:保持牛舍清洁卫生,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肉牛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4. 养殖模式:根据肉牛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

选址因素 设施建设 养殖技术
地势、土质、水源、交通、卫生防疫 料棚、量粪池、牛床、饲槽 饲料管理、疾病预防、环境控制、养殖模式
肉牛养牛场建设:探讨选址、设施与养殖技术
场地规划与布局

肉牛场的场地规划应考虑牛舍、料棚、量粪池、运动场等区域的合理布局。以贵州某肉牛场为例,其牛舍采用双列开放式设计,砖木或钢架结构,高5米,长10米,宽8米。料棚占地240平方米,每100头牛需长30米、宽8米、高4.5米。量粪池则按每百头牛需1~1.5亩来设计。

草料与粪便处理 交通与防疫 未来趋势

因为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提升,肉牛场建设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环保化和可持续发展。未来,肉牛场将采用更先进的养殖设备和管理系统,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环保目标的实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1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