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研究与应用取得科技进步奖,揭示其生态、药用价值
作者:茶农闲客•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3
项目成果 | 具体内容 |
---|---|
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 收集并成功驯化杜鹃花属种质资源246种,占中国原产杜鹃花种类40%以上、云南杜鹃花60%以上。 |
育种技术 | 筛选优异种质169份和关键育种亲本46份,为杜鹃花育种奠定坚实资源基础。 |
育苗技术 | 发明杜鹃花漂浮法育苗系列技术,解决微粒种子均匀播种难题,减轻不良环境对幼苗影响。 |
栽培技术 | 采用杜鹃花大田栽培技术,提高杜鹃花抽梢率至每年3次。 |
促成栽培技术 | 创立杜鹃花促成栽培技术,缩短新品种开花时间至2-3年。 |
杜鹃花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贵州三省,被誉为省花。其生态习性表现为常绿灌木草本植物,花期在早春和中春时节,花色丰富,有紫色、白色、玫红、大红等多种颜色。
杜鹃花除了观赏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根、叶可作药用,具有利尿、驳骨、祛风湿等功效,对跌打损伤、风湿、吐血、衄血等症有良好疗效。
科技进步奖的荣誉与示范推广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远益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成果“云南特色杜鹃花种质资源利用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成果已示范推广540亩,生产优质种苗105万株/盆,累计增加产值11000万元,新增利润1504.2万元,新增税收687.1万元。带动100余农户从事云南杜鹃花生产,示范辐射效果显著。
云南省杜鹃花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和产业化生产技术。该成果以提高云南省杜鹃花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水平为目标,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历经近20年系统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在云南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杜鹃花以其独特的魅力,不仅装点着山川,更以其丰富的生态和药用价值,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片杜鹃花的海洋,探寻其应用创新的奥秘。
种质资源的宝库该成果收集并成功驯化杜鹃花属种质资源246种,占中国原产杜鹃花种类40%以上、云南杜鹃花60%以上,建立了完善的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体系。这不仅为杜鹃花育种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更为后续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明杜鹃花漂浮法育苗系列技术,有效解决了微粒种子的均匀播种难题,从根本上避免了苗期土传病害的发生,减轻了不良环境对幼苗的影响。这一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杜鹃花的成活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产业化的突破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展望未来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