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养蛇成风,利润丰厚
在广西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养蛇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利润丰厚,更成为了一条致富的新途径。
广西,被誉为“中国蛇都”,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养蛇。据数据显示,广西目前拥有蛇类养殖场近千家,养殖品种也多达数十种。
年份 | 养殖场数量 | 养殖品种数量 |
---|---|---|
2007年 | 300家 | 30种 |
2017年 | 近千家 | 60种 |
养蛇业的利润空间十分可观。以广西馨宇蛇类养殖基地为例,其每年可以为养殖户组织提供的蛇苗、饲料、蛇药等,产值高达500万元。
尽管养蛇业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蛇苗成活率、拓展市场等方面都需要养殖户认真思考。
案例分享:陈卓圣的养蛇之路陈卓圣,广西防城区扶隆乡人,是一位养蛇大户。他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成功地将养蛇产业做到规模化、品牌化。
2012年,陈卓圣在家乡投资30万元,开始养蛇。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养蛇场已经拥有2000多条蛇,年收入超过百万元。
养蛇业在广西的兴起,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新的致富途径。未来,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养蛇业有望成为广西农业的一张新名片。
甘利庄的蛇农陈卓圣,他的养蛇事业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他带着30万元的初期投入,开始在防城区扶隆乡养起眼镜蛇和水律蛇。短短几个月,他的收入就达到了10万元。随后,他的成功不仅吸引了13名村民,还激励了其他村民纷纷加入养蛇的行列。
“我养蛇很潇洒的,一个星期累计上班不到一天时间,其余时间想干啥自己支配,挺好的。”陈卓圣笑着说道。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得益于他对养蛇的独到理解。在广西玉林博白县,曾经有一个养蛇的客家散养殖场,但由于找不到销路,许多人纷纷放弃,选择了外出打工。只是,陈卓圣却看到了养蛇的潜力。
广西灵山县的旭烨养殖场,场长黄乃旭养的蛇在广西北海、南宁市场供不应求。2019年,养殖场创产值高达10亿元。这背后,是蛇类养殖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在灵山县,670亩荒山上建起了44.7万平方米的蛇房,养殖了200万条蛇。同时,还有700亩旧房、塌房和旧猪舍、鸡舍、牛栏被改造成了蛇房,养殖了220万条蛇。
这种模式不仅不与粮争地,还能扶贫致富。黄乃旭的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他说:“养蛇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这个行业,共同致富。”
蛇农的“潇洒”生活:如何养蛇赚钱陈卓圣的养蛇方式,让他享受着“潇洒”的生活。他说:“养蛇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可怕,甚至还很轻松。买一些小鸡回来,一个星期喂两次,成本不高,利润却很高。”他的养殖成本大约180元,而每条蛇的利润可达800元左右。这种低成本、高利润的养殖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养蛇的行列。
因为养蛇业的蓬勃发展,陈卓圣还积极申办相关证件,准备成立养蛇协会。他表示,成立养蛇协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行业、提高养殖技术,让更多的村民能够通过养蛇致富。目前,甘利庄已经有10户村民建起了蛇房,养蛇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甘利庄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蛇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