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县草莓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标准化种植和品牌建设
隆化县位于北纬41度,这一纬度是草莓最佳生产带。气候类型属大陆型季风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平均海拔750米,年平均气温6.9℃,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这种冷凉气候条件特别适宜夏秋草莓生产和种苗繁育。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冷凉气候资源丰富,病虫害传入和传播相对较少,农药使用量很低,具有开发绿色、有机食品得天独厚的生态地理环境。
近年来,隆化县依托北京百宝源、山西好乐、四川聚鑫源、美国拉森峡谷等公司在七家、章吉营、荒地、张三营等乡镇发展四季草莓鲜果及育苗基地5000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夏秋草莓生产基地。鲜果草莓总产量8000吨,优质草莓种苗3000万株。产业年产值1.6亿元,创经济效益5000万元,带动农户800多户。
尽管隆化县草莓产业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草莓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标准化种植和品牌建设。草莓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变化,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后,草莓产业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存在不足。
对策建议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隆化县草莓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草莓产业化办公室,负责政策研究、规划制定、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
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技术培训。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隆化县发展草莓的巨大潜力和显着效益。同时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草莓技术培训。
加强服务体系体系建设。建立科技研发的专家体系和草莓研发中心,对草莓品种的试验示范、技术配套及种苗繁育等方面进行研究,为隆化以及其他草莓产区提供品种、种苗和技术服务。
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实行县乡两级财政扶持政策,对草莓生产的棚室建设、优良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产品宣传、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以及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营销经纪人和生产大户等方面予以支持。
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建立一个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畅通和功能完善的草莓产品物流体系,降低产品交易费用,提高效率,更好地引导产品生产,促进产品品质的提高和产业的标准化。
未来展望隆化县草莓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培训、完善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隆化县草莓产业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贡献。
年份 | 草莓种植面积 | 鲜果草莓总产量 | 产业年产值 |
---|---|---|---|
2015 | 5000 | 8000 | 1.6 |
2020 | 2万亩 | 未知 | 10 |
隆化县,位于北纬41度,这里的土地富含养分,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为夏秋草莓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环境。这里种植的草莓,色泽鲜艳,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确保草莓的品质,隆化县推行标准化种植模式。从种植技术、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都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草莓的品质,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放心的产品。
四、品牌打造,助力产业腾飞隆化草莓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地理标志,成功打造了“隆化夏秋草莓”品牌。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会、加强宣传推广,隆化草莓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五、多业态融合,推动乡村振兴隆化县将草莓产业与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相结合,打造了“草莓公社”等新型发展模式。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采摘乐趣、观赏花海田园风光,享受特色餐饮和民俗表演,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隆化县政府高度重视草莓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财政补贴、土地流转到技术培训,全方位支持草莓产业壮大。这些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