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抗旱育苗,如何提高幼苗成活率
在干旱的环境下,甘蓝的育苗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这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确保甘蓝幼苗的成活率?本文将为你揭秘提高甘蓝幼苗成活率的实用技巧。
病害 | 虫害 | 防治措施 |
---|---|---|
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霜霉病 | 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蝼蛄、蚜虫 | 土壤杀菌消毒、灯光诱杀、针对性药剂防治 |
在实施防治措施时,请注意以下几点:使用清洁水进行药剂稀释,避免使用污浊水源;早晚用药,减少人体中毒和秧苗灼伤的风险。
苗期肥水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苗期一般不施追肥,以防苗势过旺降低抗旱能力。如苗势弱,可结合灌水施用稀薄尿素液或进行根外追肥。
种子处理与催芽为加快播种出苗速度,减少种传病害,增强秧苗抗性,种子播种催芽前,需用温汤或药剂浸种消毒。温水浸种,先将种子浸湿,然后放入55~60℃的温水中,搅拌10~15分钟后用清水浸种10~12小时;药剂浸种,选用75%百菌清800倍液浸种10~12小时。浸种消毒后,保湿催芽20~24小时播种。
合理选地与避用大棚蔬菜地甘蓝类蔬菜播种育苗,宜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病虫源少,前作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尤以早稻田为佳。避免使用大棚蔬菜地作为育苗用地,防止因土壤盐分含量过高而造成出苗困难或死苗。
抗旱育苗概述通过抗旱育苗,能够使甘蓝类蔬菜适应干旱环境,提高其成活率。
抗旱育苗对于保障甘蓝类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幼苗成活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品种选择与适应性选择适宜的品种是提高甘蓝幼苗成活率的关键。在干旱环境下,应选择耐旱性强的品种。此外,还需考虑品种的适应性,以确保其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
营养土准备与播种营养土应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播种时,要确保种子间距适中,避免过于拥挤。同时,要控制播种深度,以免影响出苗。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甘蓝幼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蔓延。
移植定植移植定植时,要选择适宜的时机,确保秧苗在移植后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同时,要合理安排秧苗的行距和株距,为甘蓝的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
播种后,要尽量减少浇水,以防土壤板结,影响秧苗生长和抗旱能力。如遇干旱,以沟灌为好,严防水上畦面,确保秧苗健康生长。
例如,出苗7天后,可用5%精禾草克乳油750倍液防治单子叶杂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例如,李先生在苗期管理中,根据土壤墒情适量浇水,确保秧苗生长所需水分。
五、设施避灾与遮阳措施为避免土壤晒干或盐渍化,播种后可用2~3层遮阳网覆盖。待50%秧苗立苗后,揭去地表遮阳网,改用小拱架避阳遮阴,降低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延长浇水间隔时间,增强秧苗抗旱能力。
如遇大风暴雨,需盖紧盖实遮阳网或尼龙膜,保护秧苗免受损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