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金针菇生产迈向工业化,探索高效、可持续的种植模式
该模式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引入工业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在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条件可控的设施厂房内生产金针菇,厂房合理布局、菇架多层设计,符合农业高效集约用地要求,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产效率,推进金针菇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
二、主要做法
1. 科学规划生产布局
香菇鸡,立体循环农业栽培模式示范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科技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香菇体循环农业栽培模式示范技术所属领域,农、林、牧、渔业申请单位,星火技术发展中心协作单位,种植专业合作社起止时间,2011年1月12月科学技术局填报时间
近二十年来,发明了代料瓶栽、袋栽及生料大床栽培等多种栽培方法,使金针菇生产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生产菇种,而且已达到了工业化生产水平。
该项目由如意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是市科技局为支持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贴息贷款的形式,资助的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之一。该项目通过研究液体菌种发酵技术、栽培基质配方、人工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及机械化、流程化工艺、菌渣综合循环利用、培养瓶污染防控等集成技术,突破了液体菌种培养和生产技术难关,并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施设备,建立了液体菌种规模化生产工艺流程与食用菌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实现了食用菌智能化、规模化、周年化生产。白金针菇工厂全封闭、自动化的生产管理系统,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且无农药化肥使用,实现全程清洁生产。
通过以果园为纽带,香菇栽培、土鸡散养等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相连接,实现种植养殖并举,废气循环利用,节支增效同步,经济生态双赢,达到循环农业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再生增值化。项目实施团队主要人员为成果推广部程强、王炳华、王成伟等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高效循环模式探索研究,曾参与某地区“猪-沼-果”循环农业模式、农村“四位一体”等项目研究...
为漳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漳州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推动食用菌产业向工厂化栽培、产业化发展升级跃迁。目前,食用菌产业具备完整的产品鲜销、加工生产链,从业人员超35万人,自2016年起跻身漳州农业百亿元支柱产业。漳州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双孢蘑菇、白背木耳、工厂化杏鲍菇生产和出口基地
据了解,炎帝科技公司始终坚持科技种菇,为解决菌种问题,公司与高校合作,投入了1200万元的科研经费联合培育高质量金针菇菌种;为保证养菇设备的...
为蘑菇栽培寻找更多的原料,帮助菇农降本增收,实现废...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食用菌微生物与植物动物构建成三元结构的生态农业系统,其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而食用菌是转化还原者见图1,如果没有微生物转化还原作用,那么这个世界将成为充满废弃物污染的人类难以生存的环境,大量产生的农
让人一下子想到了沙漠中的绿洲,一个清爽而又充满希望的名字。天津绿洲庄园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自2004年初创建以来,从几个人的小菌种厂,发展成资产总额达1263万元,全年销售收入达18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后获得天津市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天津市食用菌行业科技创新奖、食用菌科研示范基地...
日前,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液体菌种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食用菌工业化生产示范”顺利通过验收。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该项目的实施成果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将传统食用菌手工、落后、季节性的生产方式转变为标准化、自动化、工业化、周年化生产模式,显著提升了食用菌产业的科技装备水平,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快了品牌农业的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工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项目投产后解决了5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40-50岁劳动力的就业。项目执行期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达2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固定资产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7000平方米自动控温、自动调节干湿度、自动增补氧气以及自动排放二氧化碳、自动补光的全能回复式、周年生产白...
在解决了我市金针菇生产迈向工业化,探索高效、可持续的种植模式。的问题后,我们可以安心推进金针菇工业化种植,高效可持续模式先行。
因为金针菇工业化种植模式的不断推广与应用,未来金针菇产业将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发展。同时,该模式也将为其他农业产业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