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抽穗期病害是影响糯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作者:田园茶香人•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4
糯米,作为我国传统农产品之一,其产量和质量一直是种植户关注的焦点。只是,糯米在抽穗期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糯米抽穗期病害的防治策略。
1. 纹枯病
症状: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病斑,病斑沿叶脉上下 ,病健交界处呈波纹状。严重时,叶片变为灰白色或黄色而枯死。
防治方法:井冈霉素、门神、三唑酮、己唑醇、嘧菌酯、恶霜嘧铜菌酯、烯肟菌胺。
症状:白叶枯病主要在叶子上表现症状,有叶缘型和凋萎型。叶缘型常见于分蘖末期至孕穗期发生,病菌多从水孔侵入。凋萎型一般发生在秧苗移栽后一月左右,病叶多在心叶下1~2叶处迅速失水、青卷,最后枯萎。
症状:病株茎秆变黑、腐烂,严重时植株倒伏。
三、案例分析地区 | 品种 | 产量 | 病害发生情况 | 防治措施 | 防治效果 |
---|---|---|---|---|---|
湖南省 | 糯米香 | 800 | 纹枯病、白叶枯病 |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药剂防治 | 病害发生率降低50%,产量提高20% |
江西省 | 糯米王 | 900 | 稻瘟病、稻曲病 | 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药剂防治 | 病害发生率降低60%,产量提高15% |
糯米抽穗期病害是影响糯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适时播种、田间管理和药剂防治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率,提高糯米产量和质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以湖南省某糯稻种植基地为例,通过对比试验,发现采用新型生物防治技术的糯米纹枯病防治效果显著提升,较传统方法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这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糯米白叶枯病的防治要点糯米白叶枯病是糯米中、后期的关键病害,发病早迟对产量影响较大。防治此病,我们采用门神、络氨铜、叶枯唑等药剂,结合物理防治方法,如田间排水、清除病残体等。
以某糯稻种植户为例,通过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其糯米白叶枯病发病率降低了20%,产量提升了10%。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综合防治在糯米白叶枯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