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黑猪市场淡季价格逆势上涨,风险加剧
本应是黑猪肉消费淡季,全国生黑猪价却节节升高。业内人士分析,去年生黑猪市场持续低迷,养黑猪户亏损严重,部分养黑猪散户退出了养黑猪行业,生黑猪的养殖规模不断在缩小,同时也控制了母黑猪的繁殖数量,因此,造成了今年生黑猪的供应量减少,市场出现供不应求,拉动了生黑猪价格的上涨。另外,受休渔期的影响,市民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转向黑猪肉,增加了生黑猪的需求,推动了生黑猪价格的上涨。
并且由于食品在我国CPI一篮子商品统计指标中的占比非常大,猪肉价格的变动将显著拉高我国的通膨水平。虽然经历过“非洲猪瘟”事件以后,国内的猪价开始出现了显著的回跌。猪价慢慢回归到了一个合理化的水平。但国内猪价重新开启上涨模式,让很多人都担心猪价会重新回到“巅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猪肉价格上涨图为:生猪近期生猪市场一反低迷行情,猪肉价格出现反弹,令不少养猪户欣喜若狂。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7月7日全国生猪的平均价格为15.97元/公斤,上周同期生猪的平均价格为15.54元/公斤,上涨幅度为2.7%;上月同期...
二、生黑猪市场南北差异端午节后,北方黑猪价暴涨,南北生黑猪差价拉大,国内生黑猪市场出现南黑猪北运现象。因为南方生黑猪不断进入北方市场,黑猪价差距减小,南黑猪北运有所减少。不过国内生黑猪出栏量难以恢复正常水平,整体供应...
三、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年份 | 全国生猪平均价格 | 上涨幅度 |
---|---|---|
2015 | 15.97 | 2.7% |
2016 | 16.54 | 3.2% |
2017 | 17.23 | 3.9% |
目前生黑猪市场淡季不淡,价格异常大涨,但后期或存在风险。为此,建议养黑猪户理性看待生黑猪价格的上涨,遵循市场规律,适当出栏为宜。
目前已经进入夏季,各大高校、中学和小学已经放假,猪肉市场迎来了传统的市场淡季,需求端不太可能会出现迅速的上涨,进而推动猪肉价格的进一步...
今年未能迎来腌制腊肉的高峰期,主要是因为整体消费市场表现较为低迷;同时,今年的猪肉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超出了消费者的可接受价格范围...
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指出,针对近期全国多地普遍出现的猪肉价格上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组织了行业协会、部分养殖企业及屠宰企业召开生猪市场保供稳价专题会议。分析认为,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上涨,重要原因是市场存在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部分媒体特别是自媒体捏造散布涨价
黑猪肉市场逆势升温,养殖户如何抓住机遇?新疆地区近日生猪价格节节攀升,让众多养殖户喜出望外。在这个看似“淡季”的市场中,如何应对猪价的上涨,成为许多养殖户关注的焦点。
数据显示,近期新疆地区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已突破历史高位。据了解,去年生猪市场曾陷入低迷,部分养殖户亏损严重,甚至退出养殖行业。只是,如今黑猪价格却迎来“逆袭”,让养殖户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小李是新疆地区的一位养殖户,他通过调整养殖策略,成功应对了猪价的上涨。
加大养殖规模:小李认为,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扩大养殖规模有利于提高收益。
优化品种结构:小李选择养殖市场受欢迎的优质黑猪品种,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加强饲养管理:小李注重饲料质量,确保黑猪健康生长。
拓展销售渠道:小李通过线上平台、线下市场等多种渠道,拓宽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利润空间。
专家建议:养殖户如何抓住机遇
关注市场动态:养殖户要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及时调整养殖策略。
提高养殖技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黑猪品质,降低养殖成本。
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开拓线上线下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利润空间。
关注政策动态: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争取政策支持。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安全的肉类产品需求不断增加,黑猪肉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养殖户应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猪价上涨,养殖户要树立信心,积极调整养殖策略,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养殖技术,抓住市场机遇,实现盈利。同时,政府和企业也要关注养殖户的困难,出台相关政策,助力养殖户度过难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