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梨树下,鹌鹑悠然
“铅冶炼属重金属行业,受上下游市场影响大,价格忽高忽低,稍不留心就要亏本。”徐子才告诉笔者,由于生产规模比较小,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为降低经营风险,他产生了转行的想法。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子才发现一位合肥朋友种植雪花黄梨经济效益不错,而且市场前景比较乐观。于是,他就在这个朋友家住了下来,潜心学习雪花黄梨种植技术。
2012年,徐子才回到家乡,成立了太和县秀娟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投资100余万元,流转500多亩土地种植雪花黄梨。
据了解,要提高雪花黄梨的产量品质,需要在地里施有机肥,而且在种类繁多的有机肥当中,鹌鹑粪的品质最好。只是,在皖北地区专业搞鹌鹑养殖的农户并不多,收集足够的鹌鹑粪成了徐子才那段时间的一件大事。
据了解,除去饲料成本,徐子才每天收入3000多元。当然,这还不是他主要的收入来源。徐子才用这些鹌鹑排泄的粪便作为黄梨树的有机肥,减少了肥料投入成本,结出的黄梨还能达到有机食品标准。“有些农户为黄梨树施化肥,结出来的果子水分大、口感差;因为我施的是有机肥,结出的黄梨口感好、甜度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徐子才告诉笔者。
田园美景中的经济效益一米多高的梨树枝繁叶茂,风吹过,树叶掩盖下的小青梨如铃铛般随风摆动。树下,一群土鸡在悠闲觅食。这是阜南县龙王乡原鹿村的一处田园美景,这片黄梨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叫代现春,一位27岁的小伙子。
虽说如此,但黄梨树依旧成了周边种植户眼中的摇钱树。去年,我在梨树下套种了西瓜,平均每亩地挣了3000多元,效益还不错。散养土鸡采取的是林下养殖模式...
高平市黄梨种植历史悠久,现有黄梨面积1.8万亩约26万株,其中树龄百年以上的黄梨树81543棵。而如今,老梨树下新梨园面积更大,一个融合发展的梦想...
转行种树谋发展通过网上查询,徐子才发现,合肥、六安、利辛等地都有规模较大的鹌鹑养殖企业,当地农户靠卖鹌鹑蛋挣了不少钱。说干就干,徐子才从利辛县一养殖场引进1万多只鹌鹑苗,经过两年多精心饲养,鹌鹑存栏量已经达5万多只,日产优质鹌鹑蛋700多斤,而且每月都能收集鹌鹑干粪3000多斤。
“我们基地施的都是鹌鹑粪,不仅挂果早,产量也比较高。两年的树产量就能达到3000多斤,加上养鹌鹑的收入,一亩地收入2万元还是有把握的。”徐子才告诉笔者,目前,合作社社员已经发展农户117户,社员达370多人,雪花黄梨种植面积超过1.3万多亩。
种养结合促增收项目 | 内容 |
---|---|
黄梨种植面积 | 1000多亩 |
鹌鹑存栏量 | 5万多只 |
日产鹌鹑蛋 | 700多斤 |
每月鹌鹑干粪收集量 | 3000多斤 |
如今,徐子才的种植基地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吸引了众多农户前来学习交流。他坚信,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还能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我们刚刚完成了黄梨树下,鹌鹑悠然,探寻鹌鹑养殖之道。的讲解,现在切换到鹌鹑养殖: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在铅冶炼的起起伏伏中,徐子才看到了转行的契机。”徐子才回忆,2012年,他偶然得知合肥一位朋友种植雪花黄梨,收益颇丰。于是,他毅然决定扎根黄梨种植,开始了他的转型之路。
“鹌鹑粪的品质在有机肥中数一数二,它不仅富含氮、磷、钾等元素,而且无污染,是黄梨生长的理想肥料。”徐子才说。他每天收入3000多元,而这只是他收入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他通过施用鹌鹑粪,使黄梨的口感和甜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市场上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48岁的徐子才是徐庄村村民,从2000年开始,他就通过入股方式,在相邻的肖口镇循环经济园干起了铅冶炼加工生意。如今,他成功转型,成为了一名黄梨种植户。
徐子才在自家黄梨基地里搭建了塑料大棚,安装了阶梯式金属笼舍,以提高鹌鹑的成活率和产蛋率。他每天都要把鹌鹑蛋装箱,再发到太和县各大农贸市场销售,一直供不应求。
在太和县胡总乡徐庄村的万亩雪花黄梨种植基地,黄梨还没有采摘完,林下养殖的鹌鹑又为当地种植户徐子才带来了不少经济收入。
徐子才的成功案例,为我国鹌鹑养殖和黄梨种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进一步推广这种种养结合的立体农业模式,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