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鸭苗饲养,关键在于科学饲喂
野鸭,作为一种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的特禽,在良好的饲养管理下,60~70日龄体重可达到1.3千克的上市体重,肉料比为1:3。只是,要想让野鸭苗健康成长,关键在于科学饲喂。
1. 开食饲料准备
开食饲料按200只500克大米或小米的数量准备。先将大米或小米煮成半生半熟,捞出来饮用冷水浸一下去掉黏性,然后拌入鱼粉和豆饼。也可采用加水的湿粉料或碎粒料饲喂,野鸭苗开食后要喂配合饲料。
野鸭苗开饮2-3小时后开食。同批野鸭苗,出壳时间有差异,开饮开食时间应有区别。即使是同一时间出壳的野鸭苗,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将不宜开食的野鸭苗单放,待时机成熟再进行开食。
日龄 | 每天次数 |
---|---|
1日龄 | 全天供料 |
2-3日龄 | 每天8次 |
4-7日龄 | 每天6次 |
8-10日龄 | 每天4-5次 |
11-16日龄 | 每天4-5次 |
17日龄以后 | 每天4次 |
将开食饲料撒在浅盘内,或竹晒垫,或塑料纸上,任野鸭苗自由采食。
雏鸭破壳后的三天内,温度要控制在28度左右,然后在4-6日降低到25度左右。因为时间的推移,温度逐渐降低,11天后最终稳定在18度左右。
2. 保温措施
在鸭屋的地面上铺足够的稻草来进行栅栏饲料。雏鸭有着堆群睡的生长习性,因此我们日夜都要有人把守,避免雏鸭出现压死、闷死现象。
3. 饮水管理
雏鸭开食时, 要让雏鸭饮入充足的水,每天饮水次数最少保持在5次。
在雏鸭开食时,加入少量鱼粉,几天后可饲喂配合饲料。同时应加入适量的青绿饲料和小鱼虾、蚌肉、蚯蚓等鲜活动物。
在1-2月龄的时候,野鸭的饲养密度可保持在10只/平方米。20日龄后,基本让其整天在野外寻食,早上补喂1次。
科学饲养野鸭苗,关键在于合理的饲料选择、适宜的饲喂时间和次数、严格的饲养管理。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确保野鸭苗健康成长,为养殖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因为野鸭苗的生长,饲料的调整也变得尤为重要。在6-10日龄阶段,养殖户将饲料中混合饲料的比例逐渐增加,同时减少鱼粉和豆饼的比例,并增加粗饲料的比例。这种调整有助于野鸭苗骨骼的发育,同时也能保证其营养均衡。
在疫病防治方面,养殖户采取了多种措施。他们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并对野鸭苗进行疫苗接种。此外,他们还注重观察野鸭苗的采食、饮水和排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疫病问题。
因为野鸭苗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未来趋势将更加注重科学饲养、绿色环保和疫病防治。针对这些问题,养殖户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方法。
例如,在饲料选择方面,养殖户可以尝试使用新型饲料添加剂,以改善野鸭苗的生长性能。在疫病防治方面,养殖户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以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