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大鲵幼苗养殖需注意水质、温度、饲料等

大鲵,又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备受喜爱。只是,大鲵幼苗的养殖并非易事,水质、温度、饲料等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大鲵幼苗养殖的关键要点。

大鲵幼苗养殖需注意水质、温度、饲料等
苗种选购及运输 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俗称娃娃鱼,为我国所特产,故又有中国大鲵之称。大鲵在我国18个省市均有分布,主产于华南、西南的深山密林溪流间。常见个体重2~5kg,体长约50~150cm,最大个体可达10~20kg。因大鲵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很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一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健康高端营养食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第十七条规定:“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大鲵是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因此新增加的养殖户在养殖大鲵前必须先向有关部门申请获取养殖许可证。

消毒管理

新修的养殖池有较强的碱性,强碱对大鲵有强刺激,造成大鲵皮肤和机体损伤,因此新修养殖池要泡水两个月,中途要换水2~3次;如果要求时间短,可以用草酸先泡10d左右,再用清水泡2次,一个月后可投放幼苗。笔者走访了多家养殖户,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认为搞好大鲵苗种养殖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饵料消毒,投喂饵料要求新鲜

无论是红虫还是鱼肉在投喂前都要用5%的食盐水浸泡15min,用清水漂洗后再投喂。

投喂量

苗种池建造总的大鲵幼苗的养殖需注意水质、温度、饲料、氧气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观察:需要密切观察幼苗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以...

幼苗饲养

大鲵苗种池一般以水泥结构的水池为好,面积以1~23∥?耍??�20~30cm,由于苗种阶段大鲵皮肤比较娇嫩,要求池底和池壁都贴上瓷砖,减少大鲵与粗糙池面的摩擦而受损伤,养殖池使用前一周彻底消毒。

食性转换

刚脱膜的幼鲵体长为2.0cm左右,侧卧于水里,运动量十分少,游泳能力较弱,依靠尾巴在水中作摆动,一般1~2h游动1次。刚孵出的幼鲵,经过30d左右,卵黄已消耗殆尽,此时幼鲵开始摄食。适时投饵时间非常重要,投饵过早,幼鲵还没有开口,不具备摄食能力,饵料生物在水中不仅要耗去水中大量氧气,影响幼鲵生长,而且排泄物还产生污染;投饵太迟,幼鲵卵黄能量耗尽捕食能力下降,捕不到饵料,或者已闭口不进食,最后死亡。

持证养殖

1、 检查幼苗或种鲵的健康状况,要求无病无伤,活动规律正常。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的鱼苗首选自然繁殖的,因为其抗病性好,免疫力强。买前先要停食2d,这样在运输途中鱼才不会吐食,胀破肚子,特别是小苗。

如果要购买带鳃鱼苗,不但要在氧气袋中充氧,在气温较高时期还要在包装箱中采取瓶装冰等方法降温。

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运输回来的幼鲵先别着急开袋入池,应该把鱼和运输袋一同先放进池子浸泡一会,待袋内温度和池中温度一样时再开袋。幼鱼入池前可用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几秒,杀毒消菌再入池。前2d不要急于投喂,让其饿2d,适应环境后再投食。

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长时间不摄食也不会饿死,但久饿后有暴食习惯,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现象,因此人工养殖娃娃鱼应注意观察,根据水温、天气及娃娃鱼摄食情况,定时、定量、均衡投喂饲料,促进娃娃...

项目 要求
水质 清洁、充满氧气,溶氧量高,适当水位
温度 保持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
饲料 新鲜、干净,定量定时投喂
环境 保持安静,减少人为干扰

通过以上对大鲵幼苗养殖的关键环节的详细解析,相信您已经对如何确保大鲵幼苗健康成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只有掌握了这些关键要点,才能在养殖过程中取得成功。

大鲵幼苗养殖需注意水质、温度、饲料等

选购大鲵苗种时,应选择健康、活力充沛的个体。运输过程中,要确保苗种处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避免过度拥挤和挤压。

选择健康苗种,避免病弱个体。

运输前停食2天,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使用氧气袋充氧,保持苗种活力。

避免高温季节运输,降低苗种死亡率。

三、养殖池建造与消毒

养殖池的建造要考虑到水质、温度、光照等因素。新修的养殖池需要泡水两个月,并定期换水,以降低碱性,减少对大鲵的刺激。同时,要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确保水质清洁。

选择水泥结构的水池,面积1~2亩,池深1.5~2米。

池底和池壁贴上瓷砖,减少摩擦损伤。

养殖池使用前彻底消毒,降低病原菌数量。

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量充足。

控制水温,避免过高或过低。

适时转换食性,逐步减少红虫投喂量。

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鱼肉,剁成鱼糜与红虫混合投喂。

成鲵养殖阶段,要注重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方面。

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量充足。

合理控制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加强病害防治,降低病害发生率。

六、案例分析:长沙望城区大鲵养殖产业

长沙望城区原本不是大鲵的原产地,但因为大鲵养殖产业的兴起,短短7~8年间,该区大鲵养殖户已过百家,年养殖大鲵5万多尾,形成了产值过亿的水产养殖产业。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大鲵养殖在当地的巨大潜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