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麝鼠养殖面临安全高产难题,需系统解决

保持养殖池的水质清洁是麝鼠饲养的重点。在冬季,即使气温降至-30℃,它们在窝内-15℃的环境也能安全越冬。每对麝鼠的年饲养成本仅为10至15元,每对的繁殖能力强,每年能够产下2至4胎,每胎5至9只,甚至多的能超过10只。

麝鼠养殖面临安全高产难题,需系统解决

那么麝鼠如何安全高产养殖就成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现在农百科网小编和大家分享麝鼠养殖的安全高产技术,以供参考。

麝鼠养殖的饲料如何搭配和养殖要点

冬季麝鼠处于低耗阶段,这个时期要保证麝鼠安全越冬,为翌年的繁殖打下基础。在北方,室外的温度可达-30℃左右,为了保证麝鼠安全越冬,要将窝室及水池和运动场均放满干草,干草中不能有发霉草掺入,因防寒的干草也是麝鼠冬季的饲料,保证干草的质量尤为重要。

全年日粮中无机盐成分没有大的变化,钙磷比近于1∶1,每100克日粮干重含0.4克钙和0.66克磷,此外,还含42毫克锰、1.1毫克铜、31.1毫克锌和4.6毫克铁。

3月份~4月份,按麝鼠每公斤体重喂干草90克,杨、柳树枝和树叶对麝鼠的繁殖和提高仔麝鼠成活率有良好的作用。繁殖期投喂动物性饲料是十分必要的,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喂给软体动物;在笼养条件下,每日每只供应5克~10克动物性饲料。

在自然条件下,麝鼠的营养代谢可分为3个时期,即繁殖期、准备过冬期和过冬期。此外,在仔麝鼠生长过程中,还有育成期,从断乳到育成大约需要3个月。冬天麝鼠的营养代谢处于低水平,即处于维持状态,这时不同月龄的麝鼠所消耗的总热能基本相同,每公斤体重产热平均为394.1千焦,或每只麝鼠产热543.9千焦~585.8千焦。到繁殖期能量消耗增加,雄麝鼠产热可提高1倍,雌麝鼠产热可提高0.6倍~0.8倍。

麝鼠在繁殖期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较高,每100克干物质中需含20克左右的蛋白质,而冬季大约需要8克~12克。秋季第二、第三窝的幼龄麝鼠应保持夏季时期的营养水平。在全年各时期的日粮中,粗脂肪不要超过干物质的3.7%,春季和夏季粗纤维不要超过饲料日粮配方的30%。在自然条件下,冬季日粮中也不应含有高蛋白和高脂肪,以免动物过肥。试验证明,粗料中干物质消耗为饲料日粮配方的1倍,对麝鼠的生育是无益的。

防寒保温是保证麝鼠安全越冬、提高体况的重要措施,直接影响着繁殖力。1.饲养方面饲料要多样化,保证营养需要是养好麝鼠的关键。

时期 饲料搭配 管理要点
繁殖期 高蛋白、高能量饲料 加强观察,及时调整饲料
准备过冬期 低蛋白、低能量饲料 加强防寒保温措施
过冬期 高能量饲料 保证充足干草,防止冻伤

通过以上技术要点,养殖户可以有效地提高麝鼠的产量和效益。同时,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合理规划养殖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

打造清洁养殖环境,确保麝鼠健康成长

水质管理是麝鼠养殖的关键环节。冬季气温骤降,如何保持养殖池水质清洁,确保麝鼠健康成长,成为养殖户关注的焦点。以我国东北某养殖场为例,他们采用了一套独特的清洁养殖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麝鼠养殖面临安全高产难题,需系统解决

合理的饲料搭配对提高麝鼠的繁殖能力至关重要。在河北某养殖基地,他们通过多年实践,出了一套适合本地麝鼠生长的饲料配方,有效提升了麝鼠的繁殖率。据该基地负责人介绍,采用这套饲料配方后,麝鼠的年繁殖率提高了约20%。

科学管理,降低麝鼠养殖成本

降低养殖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四川某养殖场,他们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麝鼠养殖成本的显著降低。具体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养殖场地,提高空间利用率;优化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加强疾病预防,减少药物投入。

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麝鼠养殖领域也涌现出许多新技术。例如,我国某科研团队研发的“麝鼠人工授精技术”有效提高了麝鼠的繁殖效率。此外,智能养殖系统、生物发酵床等技术的应用,也为麝鼠养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展望:麝鼠养殖市场前景广阔

因为人们对麝鼠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麝鼠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未来,我国麝鼠养殖行业将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养殖户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抓住市场机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0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