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鼠散放饲养与半散放饲养,两种不同饲养方式
麝鼠,学名Ondatra zibethicus,又名麝香鼠、麝狸,因其排出体外的香液具有浓厚的麝香气味而得名。麝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田鼠亚科麝鼠属的动物,既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又是一种很重要的药用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南方养麝鼠一年四季均可采取散放饲养,散放数量以每亩4~6对为宜。散放宜在预定散放点的岸边或饲料台上,将笼子按顺序排放,周围放些饲料,于黄昏时间笼向着水面方向开放,让麝鼠自动出笼跳到水中自由活动。
环境适应性强,麝鼠可在水中自由活动,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饲料利用率高,麝鼠可自行选择食物,减少浪费。
管理简便,只需定期巡视、补充饲料即可。
易受天敌侵害,如狐狸、猫头鹰等。
麝鼠密度过高时,易发生疾病。
对环境要求较高,需选择适宜的饲养地点。
半散放饲养的方法基本上与散放饲养方法相同,但固定在一定水域区内,可在散放养殖水域架设围栏,以防麝鼠跑出和受到天敌侵害。围栏地下部分应不低于40厘米,麝鼠洞口多位于水面以下,洞口到洞底的水平距离一般为5厘米左右,所以围栏设置应离开水面5米远以外。
降低天敌侵害的风险,提高麝鼠成活率。
有利于控制麝鼠密度,减少疾病传播。
便于管理,可随时观察麝鼠的生长发育情况。
投资成本较高,需架设围栏。
管理相对复杂,需定期巡视、维护围栏。
对环境要求较高,需选择适宜的饲养地点。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散放饲养的麝鼠产量比半散放饲养的麝鼠产量高出20%左右。这说明散放饲养在产量上具有优势。只是,半散放饲养在降低天敌侵害、控制麝鼠密度、便于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因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麝鼠饲养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麝鼠饲养业将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提高饲养技术,降低饲养成本。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拓展市场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
散放饲养与半散放饲养是两种不同的饲养方式,各有优缺点。养殖户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饲养方式 | 优点 | 缺点 |
---|---|---|
散放饲养 | 环境适应性强,饲料利用率高,管理简便 | 易受天敌侵害,麝鼠密度过高时易发生疾病,对环境要求较高 |
半散放饲养 | 降低天敌侵害的风险,有利于控制麝鼠密度,便于管理 | 投资成本较高,管理相对复杂,对环境要求较高 |
在绿意盎然的养殖场上,一只只麝鼠悠闲地在水中嬉戏,这是生态养殖新趋势下的一次成功实践。我们以麝鼠散放饲养为例,深入探讨这一新型养殖模式。
麝鼠,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小型哺乳动物,体型肥胖,毛皮浓密,不仅珍贵,更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动物。在南方的养殖场里,一年四季,我们都可以看到麝鼠散放饲养的身影。这种饲养方式,不仅让麝鼠得到了自然的生长环境,也使得养殖场的生态得到了有效的维护。
在繁殖方面,饲养者会按照1:1的雌雄比例让麝鼠自由配偶繁殖。而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饲养时期的营养需求,保证供给足够量的饲料。此外,饲养者还需定期巡视,观察麝鼠的觅食活动、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情况,确保养殖场生态平衡。
未来展望:生态养殖的新典范散放饲养的麝鼠养殖模式,不仅为养殖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也为生态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生态养殖模式将在更多地方得到推广,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