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砧栽培模式助力苹果产业,提高产量与品质
据王金政介绍,这种苹果栽培模式叫做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具有应用矮化砧木、采用宽行密植、选用大苗建园、设立支架栽培、行间生草和高光效树形6个显著特点,这里的苹果树三年就能结果,第四年产...
据了解,这种苹果种植模式已在山东荣成市试验示范了7年。2005年前,荣成市苹果面积为10.8万亩,栽培模式主要有乔砧稀植、乔砧密植和传统矮砧密植,没有现代矮砧密植栽培模式,苹果产量也不是很高。
苹果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打破旧的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推矮砧栽培模式助苹果产业升级我们四年生的小苹果树亩产达到了4861.8公斤,且果实色泽好,口感脆,糖分高,能卖个好价钱,这种种植模式经示范验证能关心老百姓增收致富
在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园艺系统技术人员、农民土专家、龙头企业、合作社、果农代表,召开果业发展座谈论证会,综合分析灵宝的生态条件、管理技术、现有栽培模式的不足及未来苹果发展的趋势与方向、陕西千阳发....采取这种模式栽植的果树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也好。该基地项目经理乔建青介绍,这种苹果栽培模式叫作 “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
当矮砧栽培模式助力苹果产业,提高产量与品质。被彻底剖析后,轮到矮砧栽培:苹果产业新引擎登场了。
在王金政研究员的试验基地上,苹果树的栽培方式与传统截然不同。这些小苹果树,仅三四米高,却一棵紧挨着一棵,行间留有一米多的空间,中间由架子支撑,果实累累,让人不禁感叹这独特的种植技巧。
滕家镇鲍村的金子山果品专业合作社,在滕家镇北庄村建成了500亩矮砧宽行密植苹果园。采用立架、起垄、生草栽培管理,配套滴灌设施,配备风送式果园打药机,果园机械化作业管理水平较高。2012年,平均亩产量达3525.8公斤,部分地块达到3800公斤以上,第四年专家测产亩产量竟然达到了近万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