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病害防治,关注病原菌侵染与防治措施
在葡萄种植的旅程中,病害的侵染如同阴霾,时刻威胁着果实的健康与产量。化学防治,作为一把双刃剑,既能迅速保护、铲除、治疗病害,又需谨慎使用,遵循无公害生产规程。本文将深入探讨葡萄病害的防治,关注病原菌的侵染及其应对策略。
依据葡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我们允许使用低毒化学农药,限制使用中毒农药,并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时间 | 病害 | 药剂及倍数 |
---|---|---|
1-2月 | 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白粉病 | 石硫合剂 |
新梢生长前期 | 黑痘病 | 50%多菌灵8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 |
花期和坐果期 | 灰霉病、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 |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
坐果后20天内 | 黑痘病 |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半量式波尔多液 |
7-8月 | 炭疽病、白粉病、白腐病 | 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5%粉锈宁乳油1000-1500倍液 |
果实成熟至采收后 | 霜霉病、褐斑病 |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
葡萄的常见病害及其主要致病菌源包括链格孢菌、根霉菌、青霉菌、木霉菌等。这些病菌广泛存在于葡萄园土壤和残枝枯叶上,一旦遇到潮湿环境,便可能引发病害。
病原菌随风雨传播,从伤口侵染,导致茎基腐病、根腐病等。发病后,植株根部发病,地上部萌发推迟,枝条生长衰弱,叶小而色淡。严重时,新梢叶片会突然萎蔫,干枯死亡。
酸腐病酸腐病是由酵母菌、果蝇幼虫等混合作用导致的二次侵染病害。当葡萄出现机械损伤时,果蝇会传播细菌,导致腐烂。
防治策略:综合管理,提升抗病性在葡萄管理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强植株抗病性,并阻止病原菌的繁殖、扩散和侵染。这包括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无病毒苗、合理提高果穗高度、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剪除病枝病梢、刮除病斑病皮,以及加强整形修剪和土、肥、水管理等。
阳光玫瑰葡萄病毒病是一种侵染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皱缩不平、小叶、扇叶、鸡爪叶等症状。防治此病,应采取减少菌源、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配合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
增施肥料,以壮树势
合理提高果穗高度
及时摘除病叶病果
剪除病枝病梢
刮除病斑病皮
加强整形修剪
适期采摘
葡萄病害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病原菌的侵染入手,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提升植株的抗病性,同时合理运用化学农药、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谈完葡萄病害防治,关注病原菌侵染与防治措施。,接下来聊聊葡萄病害防控: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在葡萄种植领域,病害问题一直是制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下面,我将通过具体的案例解析,带你深入了解葡萄病害的防控之道。
葡萄根腐病是葡萄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在某葡萄种植园中,由于连续降雨,导致土壤湿度增大,葡萄根部感染了根腐病,导致部分植株生长衰弱,甚至枯死。
针对这种情况,种植园采取了以下措施:
清除病株:及时拔除病株,避免病原菌继续传播。
改善土壤排水:深翻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呼吸。
施用生防菌剂:施用生防菌剂,如根腐病克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施肥,保持土壤养分均衡,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防治,该葡萄种植园的根腐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植株生长恢复正常。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较强的葡萄品种,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早期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施用杀菌剂,如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等。
在未来,因为科技的发展,葡萄病害的防控技术将更加完善,为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