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拓宽致富之路
清晨的阳光洒在田间,农户们忙碌的身影在绿油油的韭菜地里穿梭。他们采摘着鲜嫩的韭菜花,装袋、拉运,村子里弥漫着韭花浓郁的香味。王范乡韭菜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如今全乡连片种植面积已超过5000亩。
近年来,义龙新区德卧镇积极探索强农带农富农之路,将小小的韭菜种成了集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大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村支书黎安会感慨地说:“韭菜产业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三产融合,该村从去年开始,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提高韭菜产业的附加值。
扩宽销售渠道,打通农产品销售难的难点堵点,使发展蛋鸡特色产业成为村民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百济镇屯茶村在邕宁区人大代表、村委会副主任陆开策等人的带领下,成功地将韭菜产业推向了市场。
年份 | 韭菜种植面积 | 农户增收 |
---|---|---|
2019年 | 1650亩 | 1万-2万 |
2020年 | 1800亩 | 1.2万-2.5万 |
2021年 | 2000亩 | 1.5万-3万 |
德卧镇坡告村的韭菜分拣中心负责人来燕林表示,坡告村的韭菜产业只是德卧镇种植韭菜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该镇通过示范带动,坡告、德卧、白水河、毛杉树等村均成为了韭菜产业大村,目前共发展了1650亩,共建有分拣中心3个,在韭菜收割、销售旺季,每天可带动100人以上就业。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推广发展食用菌种植加工产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祥表示,韭菜产业的发展使得农户年增收1万到2万元的收入,是农户脱贫致富的一条主要发展之路。
走进坤都营子乡钱杖子村,道路两旁蔬菜大棚矗立,阳光照射下,棚内人头攒动,前来收购蔬菜的车辆络绎不绝,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汤灶村是角斜镇蔬菜专业村,韭黄、韭菜生产面积近3000亩,为当地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多年来,当地棚户种植蔬菜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品种杂乱,形成不了规模,经不起市场发生的起伏变化,严重影响了种植经济效益,极大地挫伤了棚户种植热情。自从李树祥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带领广大群众看准市场大力发展韭菜产业,将广大计生协会会员和无致富门路的贫困计生家庭组织起来,进行韭菜种植、管理和收割。产业化的路子形成后,依托优质的蔬菜引来了大量外地客商前来洽谈收购,产品畅销河北省、沈阳、大连等地方,仅此一项当地农民人均多收入4000多元,合作社也获得了由朝阳市评选的优秀合作社称号。
临朐的鹅肝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还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国际在线山东频道记者郭富莹报道,山东省潍坊...
钱杖子村新修的街道宽阔平整,一直通到了棚前屋后,方便了群众进行蔬菜生产和经营。新修的村部焕然一新,村前群众活动广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所有一切让人感受到了钱杖子村正实实在在发生变化。计生会员、韭菜产销合作社成员们无不自豪地说:“这都多亏了我们有一位好书记、好会长,带领大伙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共同致富啊。”
全力协助对口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拓宽增收致富之路。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领导在致辞中指出...
关于韭菜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拓宽致富之路。的内容已经结束,现在转向韭菜种植:农民增收新引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